生活
2025-10-27 15:00:00

香港學校|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不只是平民版國際學校 校長:我們是School of Happiness

分享:
香港學校|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不只是平民版國際學校  校長:我們是School of Happiness

在名校林立的中西區學校之中,天主教總堂區學校(下稱CMS)未必最為人熟悉。但說起「平民版國際學校」,可能不少人就對CMS有印象。校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擁有40多個國籍,猶如迷你聯合國。為配合學生各種能力,單是中文課程,已經設最少4種程度。校長宗藹雯認為,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希望,期望他們珍惜自己及發揮才能。

CMS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擁有40多個國籍,猶如迷你聯合國。(林俊源攝)

CMS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擁有40多個國籍,猶如迷你聯合國。(林俊源攝)

國際化不局限於學生膚色國籍

CMS多年前面臨殺校危機。為了挽救學校,校方針對中西區擁有多元文化特點,推行國際化課程。現時學校學生擁有40多個國籍,加上資助小學背景,被外界稱為「平民版國際學校」。宗校長指,對稱呼沒有特別感覺,他們只是一間普通的平民津貼學校,「對我們來說,真正的國際化不只局限於有各種膚色種族的學生,而是課程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全球觀、如何幫他們更立體地認識自己,最後回歸到教育的本質。」

adblk5
CMS學生擁有40多個國籍。 (林俊源攝) CMS學生擁有40多個國籍。(林俊源攝) 宗校長指,真正的國際化在於課程如何幫助學生建立全球觀。(學校提供) 學校每年舉辦國際和平日(International Day of Peace)主題活動,學習和平共處。(學校提供) CMS被外界稱為「平民版國際學校」。(學校提供)

以學習成果展 助發掘強項 肯定價值

今年1月的學習成果展(Presentation Day)就是學生認識自己的良機。黃家明副校長介紹,學校每年挑選1個故事貫穿全年活動,成果展以當時主題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每一個年級負責不同活動,例如六年級學生利用各種裝飾和燈光還原故事場景,五年級就合力打造主題話劇,把學習成果展示人前。他期望成果展能幫助學生自我發現,發掘強項,肯定自己的價值。

成果展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進行。(學校提供) 學生化身書中角色參與展覽。(學校提供) 學生化身書中角色。(學校提供) 成果展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主題進行。(學校提供) 老師亦玩埋一份。(學校提供)

看英文版《射雕英雄傳》學中華文化

說起文學經典《射雕英雄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閱讀中文原版才夠「原汁原味」。但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卻一反常態,讓學生欣賞中英版的《射雕英雄傳》。宗校長表示,「我們學校擁有多國籍的學生,所以希望將中華文化介紹給不同國籍的小朋友。」

除了上課閱讀外,學校同時打造沉浸式環境,例如邀請家長化身柯鎮惡,解答學生的疑惑與好奇,「柯鎮惡」更與外籍老師上演小趣劇,教學生以普通話說出「後會有期」及「師傅」。學生亦可於小息等休息時間挑戰瑛姑的九宮格謎題,將故事融合學習之中。 

學校邀請家長與Net Teacher於早會上演小趣劇,教學生以普通話說出「後會有期」及「師傅」。(林俊源攝) 家長化身柯鎮惡,即場解答學生的疑惑與好奇。(林俊源攝) 家長化身柯鎮惡,即場解答學生的疑惑與好奇。(林俊源攝) 學生亦可於小息等休息時間挑戰瑛姑的九宮格謎題。(林俊源攝)

設多種程度課程

多種程度課程是CMS另一特色。提供不同程度課程通常只在國際學校出現,但CMS單是中文課程已經設立至少4種程度,包括教育局最低課程要求及本地小學的水平等。胡寶怡副校長指,學校課程設計以人為本(Human-centered approach),強調獨特性,期望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除了課程設多種程度外,就連功課亦分為3種難度,學生可選擇完成不同水平的作業,「如果3種程度的功課已經滿足不到學生需求,他可到特設的挑戰角嘗試越級挑戰。」

學校提供多種程度的中文課程予不同學校,當中包括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及非華語學生。(林俊源攝) 學校提供多種程度的中文課程予不同學生,當中包括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及非華語學生。(林俊源攝) 黃家明副校長(左)、陳美娟副校長(中)及胡寶怡副校長(右)(林俊源攝) 胡寶怡副校長指,學校課程設計以人為本(Human-centered approach),強調學生獨特性。(林俊源攝) 胡寶怡副校長指,功課亦分為3種難度,學生可選擇完成不同水平的作業,「如果3種程度的功課已經滿足不到學生需求,他可到特設的挑戰角嘗試越級挑戰。」(林俊源攝)

要讓孩子「活得像人」

小學生已經踏入Gen ZGen Alpha世代。這群數碼原住民(Digital native)同時稱為焦慮世代,焦慮抑鬱的情緒成為他們的常態。面對環境轉變,宗校長強調要讓孩子「活得像人」,特別推行戲劇教育及「Be a Better ME-WE!」等計劃,讓學生從不同活動中發現和接納自己,「學生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並且習慣將開心正面的的東西擺上網。他們的Self-actualization(自我實現)是來自別人的讚賞,難以面對真正的自己。我希望在CMS 6年的教育旅程中,可以幫助小朋友和父母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及承認自己,無論是強弱項都能包容,最後可以坦然分享自己感受。」外界普遍視CMSHappy School,不過她認為CMS更偏向School of Happiness,一間充滿幸福感的學校。

adblk6
宗校長期望,在CMS 6年的教育旅程中,可以幫助小朋友和父母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及承認自己。(林俊源攝) 宗校長期望,在CMS 6年的教育旅程中,可以幫助小朋友和父母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及承認自己。(林俊源攝) 踏入校門,迎接訪客並非各種獎盃獎牌,而是象徵學校寶物的每屆畢業生。(林俊源攝) 踏入校門,迎接訪客並非各種獎盃獎牌。(林俊源攝) CMS邀請學生寫下「給自己的信」,小學或中學畢業時會請學生回校打開。(林俊源攝)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林俊源攝)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校長宗藹雯(林俊源攝)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