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眼間,樂隊Dear Jane已成軍15年,玩港式punk rock起家,卻被標籤為唱情歌的搖滾樂隊,上張專輯以《哪裡只得我共你》為首的愛情三部曲,更是在樂迷欲罷不能的熱烈反應下催生。無疑,Dear Jane漸已建立浪漫搖滾的樂隊品牌,大可將成功模式繼續發揚光大,主責音樂創作的結他手Howie卻說:「我們很容易會做某種音樂來證明自己,當你放開枷鎖,甚麼都可以試。」今年,樂隊毅然放下搖滾風格,挑戰全新曲風改玩Urban music,先後推出兩首電子曲式的新歌,低音結他手Jackal表示:「Dear Jane走在一起,初心就是玩自己鍾意的歌曲,跟大家分享。」
文:許惠敏 圖:莊振邦、陳奕釗 髮型:Jamie Lee@HaiR 化妝:German Cheung 服裝:5cm 地點:Second Snap Studio

從心 做音樂
每年的樂壇頒獎禮前後,都是歌手推出新歌的時機,今年卻要等到年中,Dear Jane才有新歌派台,皆因四子已有共識作新嘗試,花了大半年去尋索樂隊的新聲音。求變,是否遇上創作樽頸位?Howie信心十足地表示,沿用以往曲式創作,絕對是大把貨,「所有歌手都需要不斷更新自己,別要等人話你停滯才懂改變。」主音歌手Tim補充說:「作為創作者,要去擴闊樂迷所聽的聲音。」本周初剛派台的新歌《寧願當初不相見》,以電子曲式記錄了Howie的失戀傷痛,「記得那時分手,隊友約出來夾band,我的回覆都好灰,後來回想覺得點解咁低B?原來失去自己很喜歡的人,感覺是差到寧願沒有認識過!」事過境遷,Howie認為能夠我手寫我心,是創作者的幸福。新歌與加拿大的The Lost Boy Production合作編曲,Tim表示:「編曲的新元素更濃烈,有較多層次的樂器和電聲,節奏也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覺。」至於何以會選上電子與Urban路線?「我覺得做音樂要有真確性,不能夠流行甚麼就跟風創作,現時我們四個各自聽的音樂已有改變,例如電子、跳舞節拍等,所以是很自然地改變。」
新曲風 各有挑戰
上月派台的《深化危機》,首次完全抽離熟習的搖滾風格,電子音效與歌曲主題配合,予人耳目一新之感。Tim的唱腔少了嘶聲力竭,聽來層次分明,他直言下過不少苦功,「由於我用不同key唱同一首歌,分別頗大,唱了三、四次才找到適合的key。」較密的歌詞與不熟悉的節奏,都需要混熟適應。Jackal則認為初學習和研究的過程最漫長,他解釋說:「我們發現樂器以外,有很多聲音也可放進歌曲,例如開關門聲,甚至打你一巴掌也可以,我們花了大半年時間去研究,就像打開了很大的世界,所以仍有很多新嘗試,歌曲將會有更多可能性。」四子中較少發言的鼓手Nice接著說,「以前通常是自己想好如何打鼓,但新曲風是從頭到尾一種節拍,怎樣在loop著的框框裡,發揮最大創意,貫注額外的節奏?今次確是頗具挑戰性。」由於始終流著搖滾的血,四子預告將來新歌玩live,與錄音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唱情歌的樂隊 算啦
提起Dear Jane,從《別說話》、《到此為止》、《不許你注定一人》到「浩然與小曼」的愛情三部曲,樂迷想起是首首情歌,查實,單是上張專輯《101》,《羽毛鱗刺》及《咖啡因眼淚》等都是rock味十足的非情歌,始終難脫「唱情歌的樂隊」這標籤,問到可感委屈?四子齊聲大笑:「算啦!」Howie半自嘲地說:「以前有人說過我們像香港的Bon Jovi,他在全球賣超過一億隻碟,就是沒太多人自認會聽我們的歌!」論網上點擊率,Dear Jane的歌曲不時創新高,然而哪首歌受樂迷喜愛,從來不在創作者控制之內,他一臉認真地說:「其實,我們的情歌不比其他樂隊多,三部曲對我們來說只是一首歌,但我們的情歌總是hit了出來,細個以為自己是一隊很rock的樂隊Band,原來唔係!」Tim幽默和應:「花了15年時間終於知道可以放低,沒有之前的作品,就沒有現在所做的音樂,是必經階段。」Howie補充說:「如果我們仍然說自己是搖滾樂隊,我們很容易會做某種音樂來證明自己,當你放開枷鎖,甚麼都可以試,可能最好的創作會在未來日子出現。」老是鬱鬱不歡地談搖滾夢碎,反會窒礙將來的發展。

階段總結 仍守初心
變革,成了Dear Jane必然的下一步,醞釀期早於去年製作《全也活過來》、《也許我不會活多一歲》和《keep住你團火》時已開始。Tim坦言:「這幾首歌像是總結我們的過去,在心態上,令我們反思,走到今時今日,真是見步行步,全靠一份堅持,絕不容易。」Jackel包辦曲詞的《keep住你團火》,MV記錄了僅有3個觀眾的辛酸,《也許我不會活多一歲》聽歌名已教人傷感,林寶填的歌詞寫中他們的心聲,「我只有堅持,畢生這缺陷……會為成就顧慮,建自騙的堡壘。」Howie表示,歌曲訴說成長的感悟,曾經年少氣盛,以為青春無限,實質是時日如飛,沒甚麼了不起,他語帶感慨地說:「這首歌的感覺有像Beyond的《再見理想》,記得葉世榮說創作那歌是帶點無奈,代表一段時期的終結,我們不是要跟Beyond相比,只是感覺一個階段終結,想起以前放學後穿著校服夾band,現在Tim已有小朋友,半個人生都是對著他們!」《全也活過來》則是送給樂迷和自己的禮物,四子特地重返初出道時拍MV的地方,心水清的忠粉必定找到彩蛋。
看似感觸無限,Tim卻形容改變是「開心的危機感」,樂意探索;Nice自言感覺新鮮,像突然不懂打鼓,好比重新夾band,「雖是冒險,但很值得,因為發掘了Dear Jane不同的聲音,以前有框框,不能太K歌,怎玩都要似隊band,現在的創作空間更大。」Jackal則認為,最重要是守住樂隊的初心,「Dear Jane為甚麼走在一起?是有歌曲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目標不是單純為走紅,正如Howie所講,現時我們鍾意某類型歌,便拆解這些歌如何製作,然後嘗試去玩這類歌,初心就是玩我們喜歡的音樂,長玩長有,樂迷今年不喜歡,可能下年會喜歡,不用擔心。」
音樂 是玩不是捱
回顧15年的成長路,Dear Jane試過有隊員離隊、適應轉唱片公司、Nice入隊,經歷過高低潮,四子自言在音樂製作與默契上,不斷進化,Howie率先說:「記得在Nice未入隊的日子(2012年前),我們連著衫都有爭拗,很小事都不同步,真的會嬲,很低能。」Tim接著說:「現在不用講多,都好了解彼此性格,即使各有難頂的性格,都已不覺很難。」清晰的角色分配,共識與信任是秘訣,Tim分析道:「創作錄音上,完全信任Howie,確實他是靈魂;Nice好主動,主責社交網站。」Howie續說:「他也是樂隊團火,玩樂器好有火;Jackal是idea man,像是樂隊個腦,思考樂隊的前途;Tim是我們的代言人。」四人同心,事事共同分擔確實不錯,但樂隊收入也要分為四份,可有經濟壓力?已成家的Tim答道:「現在收入已較穩定,以前經歷過每人一個月只有三千蚊,但我們只專注夾band玩音樂出show,看似很傻,但從不覺辛苦。」Nice回想,有個小band房,食杯麵吹水玩音樂,無憂無慮是最開心的日子,抱著玩音樂的心態,根本不覺辛苦;Jackal想起創作《別說話》的情景,「我們對著兩個mon(螢幕),一個做音樂,另一個打機,Howie彈著結他彈哼唱著《別說話》的歌詞,我們便同時錄音,很快就過了一星期,這是我們用得最少錢的時間,別人常說捱,但至今也不覺是捱。」難捱,只因視音樂為踏腳石,沒付上真心真意,Howie續說:「別想用音樂來換取甚麼,便不會覺辛苦,另一邊廂,我們從不覺得樂隊是免費工作,若有足夠觀眾付費聽你的音樂,應該有酬勞。」一切從心,毋忘初衷,一步步走下去,期盼5年後聽Dear Jane同唱《二十年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