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黑雨接獲5宗嚴重水浸報告,渠務署指兩小時內完成清理。(資料圖片)
本港於上周六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說,當天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迅速啟動,期間收到120名市民的求助電話,派出超過110隊緊急應變隊伍,確認5宗較嚴重水浸後,可於1至2小時內完成清理。
莫永昌今早(4日)在港台節目表示,同時亦派出緊急應變隊伍,駐守在柴灣道迴旋處及龍翔道近黃大仙站出口的低窪地方,無發現特別水浸情況。他強調隊伍在暴雨過後,仍會繼續巡查及清理曾經發生水浸及容易瘀塞的地點才會收隊,為下一場暴雨做好準備。
人工智能預測水浸
莫永昌表示,署方利用人工智能預測水浸情況,包括使用水文資訊系統,在各區裝超過300個水位監察器及雨量計。「內澇監測器」則可以安裝在馬路邊,感測馬路積水深度,以便及早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另外,署方正進行試驗計劃,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實時數據,評估可能受水浸影響的範圍。由於雨量變化可以很快,因此署方大力提升防洪韌性,已創建有效的防洪排澇體系,並於去年制訂綜合防洪管理策略。
引入強力排水機械人
莫永昌又說,渠務署今年首次引入4部強力排水機械人,包括「龍吸水」,可以遙距控制的排水機械人,排水能力最高可達每小時800立方米。署方剛剛添置多兩部「龍吸水」候命,並會檢視實際情況,或再引入更多其他科技產品協助處理水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