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2025-08-01 04:29:51
日報

食遊記|炒推拋兜 槍桿子乾炒牛河

分享:

一粒白米,經過處理能做出米粉、米線、米通及常配柱侯牛腩河粉。此分闊或幼條,前款常作炒煮,後則放湯,這亦稱沙河粉,原產自廣州沙河鎮。將米洗淨磨粉加水成漿,接到在簸箕蒸熟,將薄粉皮切條狀,白薄光透,軟且輕韌;其後客家人及閩南人將這演變為板條、粿條。二十世紀初,廣東、福建等移民至東南亞,漸出現泰式炒貴刁、越式生牛肉河、馬來西亞雞絲湯河等。在香港,除前文提及牛腩河外,定會想起魚蛋粉及乾炒牛河,其中後者定為河粉菜式佼佼者。至於出處故事,便由一場爭拗說起。

文:何駿傑   圖:何駿傑,吳康琦

濕炒變乾炒牛河

與雲吞麵一樣,相傳先在廣州出現,創製廚師名叫許彬。他本與家人經營熟食檔,有一晚某軍隊偵探頭目前來買濕炒牛河作宵夜,剛巧煮芡豆粉用完,因當時實行宵禁不能外出購買故未能提供;頭目聽後很憤怒,拔槍指一定要炒。正困惱之際,便想出乾炒。先爆香紅蔥頭,再加河粉、芽菜、曾「走油」牛肉及豉油等調味一同快炒,頭目嘗後極度讚賞,出名後開始爭相仿效,名聲逐漸蓋過濕炒牛河。其後傳來香港,經過多年改良成本地口味,在眾多款碟頭飯中佔一重要席位。

維港冰室 乾炒牛河 維港冰室 乾炒牛河 維港冰室 乾炒牛河 維港冰室 乾炒牛河

外賣少油 保持鑊氣

其實乾炒牛河做法大同小異,只減省某些步驟,如昔牛肉勿用鹽醃、亦不可醃過久,否則變硬實。炒河粉前先處理芽菜,白鑊輕煎能辟走草青味;河粉要用筷子夾炒,以免用鑊鏟炒斷。雖外賣,灣仔維港冰室出品仍保持鑊氣及熱度。一揭蓋香氣散出,見應有材料外,還添青紅黃椒絲及韭黃,芝麻撒面,分量足,夾起河粉完條,上色頗均勻,間有一兩條白身,帶焦邊,惟部分黏作一團。一食,河粉稍滑,芽菜爽兼帶汁,椒絲脆甜,牛肉切得大片,微韌具肉味,惜韭黃切小段,其獨特香味能使整盒昇華,若切長段會更吸引。夾至盒底不見過多油分,膩感稍降。

維港冰室/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03號協成行灣仔中心地下B號舖/電話:28179378

adblk5
苑記 乾炒牛河 苑記 乾炒牛河 苑記 乾炒牛河 苑記 乾炒牛河

兩分鐘猛火快兜

步行不遠為駱克道熟食中心,進內感濃厚油煙味。落單後坐下望師傅先將配菜汆水,然一同推炒,火舌從鑊邊伸出後拋兜,功架十足,約炒兩分鐘上枱。蒸氣溢出,大碟量多,河粉夾起尚算完條,具燶邊,或落油較少,感糊口黐黏,上色比前店均勻,偶見白身,粉內夾雜少許蛋絲。數起有十多片牛肉,薄切隱醃料甜味,洋蔥半熟蜜絲。

苑記/香港灣仔軒尼詩道225號駱克道市政大廈2樓熟食中心/電話:從缺

新景園咖喱小廚 乾炒牛河 新景園咖喱小廚 乾炒牛河 新景園咖喱小廚 乾炒牛河 新景園咖喱小廚 乾炒牛河

盛夏排隊失望而回

旁店門可羅雀,此則門庭若市。晚市只開約15分鐘,已有逾二十人排隊一嗜名物咖喱豬扒飯及乾炒牛河滋味。等近45分鐘,甫進見舖小狹窄,約三十個位,目測每枱菜品幾乎相同。以為人多要等,豈約5分鐘後一道馥郁撲鼻,豉香引食意大動。上色均勻,亮澤油膩,河粉完條卻硬且韌,牛肉大片薄軟,芽菜粗條彈爽。望同枱食客正搖頭嘆息,「十多年前食過味道與眾不同,如今只能懷緬逝去回憶」。

新景園咖喱小廚/香港灣仔春園街20號地舖/電話:25749172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