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系列
2025-09-16 04:30:12
日報

ESG大趨勢系列|東亞訂兩大減碳目標 冀逆風下穩步走 邁淨零融資排放

分享:
劉月屏指東亞自5年前開始行積極推動ESG

劉月屏指,東亞自5年前開始行積極推動ESG。(周令知攝)

本港經濟及樓市前景持續未明朗下,銀行業近年面對不少關卡,在困難重重下要兼顧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亦是一大挑戰。於2022年訂下兩個淨零排放路線圖的東亞銀行(023),目標是2030年實現淨零營運排放,2050年實現淨零融資排放,其總經理兼集團人事及可持續發展處主管劉月屏接受訪問時表示,集團超過99%的碳排放來自範圍三(Scope 3)、即涉及第三方的融資排放,營運排放只佔不足1%,反映綠色及可持續金融(GSF)貸款和ESG債券投資在集團走向達標路上起了關鍵作用。劉月屏承認,業界目前普遍面臨貸款需求下降及ESG債券供應大減的難題,GSF相關增長受一籃子因素影響,未來會在保持比例平衡的前提下尋求穩步增長,「一步一腳印一路走下去」,並對達標有信心。 記者:林靜

東亞5年前起開始積極推動ESG,同時建立由董事會至管理層再到員工的三層架構,再配合不同的工作分隊上下一心去推動。而集團採用的平衡計分卡制度中,有20%與ESG相關。

東亞設由董事會至管理層再到員工的三層ESG架構 圖為管理層參與氣候拼圖工作坊

東亞設由董事會至管理層再到員工的三層ESG架構;圖為管理層參與氣候拼圖工作坊。

去年底GSF資產佔16.7%

集團去年底止GSF資產佔企業貸款及債券投資總額的16.7%,達815億元,按年增15.4%。劉月屏透露,相關比例在2021年只有不足5%,而今年上半年亦有平穩增長;組合中,內地項目的總額佔約三成,按年增長達23%。至於未來增長,她指東亞的GSF相較同業「比例唔低」,加上近一兩年整個市場「都唔係咁容易」,包括貸款需求偏軟及ESG債券供應減少,比例難在短時間明顯增長。惟她特別提到,未來數年均有債券到期,屆時在債券置換的過程中,相信GSF比例及至2030年會有較明顯上升,惟目前沒有中短期的硬性指標。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後旋即宣布退出《巴黎協定》,ESG債券供應亦大減。按MSCI今年6月底止數據,全球綠色債券總額達1,514億美元,按年收縮約三分一,單計第二季的綠色債券發行量為657億美元,為5年來最低,主要由於美國發行量勁縮88%,至17億美元。
 

adblk5
東亞著重老年人臨終關懷及理財知識培訓

東亞著重老年人臨終關懷及理財知識培訓。

綠債供應下跌 憧憬內需助力

雖然綠色債券供應下跌,但GSF貸款的增長仍值得憧憬。劉月屏指,東亞在香港及內地深耕百年,多達四成的客戶與內地有聯動,而內地在ESG上、包括「電車、電池、唔同燃料能源,方方面面都走得好快」,一旦內需及出口改善,相信東亞的GSF貸款增長亦會明顯。她指,東亞ESG會在兩邊同步發展,除了實際需要,亦有分散風險效果,畢竟「最好嘅風險管理其實係分散風險」。目前東亞可持續發展部除了香港8名員工外,內地亦有4名員工協助。

東亞為2050年範圍三的淨零排放路線圖設定「三大支柱」,分別為訂立基準以確保業務營運與氣候目標保持一致的「氣候融資策略」;與資產組合中的可轉型公司合作減排的「客戶轉型計劃」;實施數據管治、明確要求和來源,並優化相關系統的「氣候及ESG數據」。劉月屏表示,管理及收集ESG數據是銀行在範圍三減排的重要一環,因此今年的其中一項工作,是與風險管理部合作,於批出貸款前的信用審查時,加入向企業查詢ESG相關的資料,並會每年定期做覆核,「通常係拎到貸款前,你問佢哋拎資料,都會比較願意比」。
 

東亞有份推展的「完善人生」計劃至今已有15年

東亞有份推展的「完善人生」計劃,至今已有15年。

2030淨零營運排放或超越預期

另外,在營運排放方面,集團亦致力在今年底將範圍一(Scope 1)及範圍二(Scope 2)的排放較2019年減少39%。劉月屏形容進度理想,當中有12%的減排來自供電商的電網脫碳(grid decarbonization),即透過供電商增加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而達減碳效果;至於集團本身為旗下約20個、共佔能源消耗70%的物業進行審計後,亦詳列出190項具體減碳方案,當中有只須調較器材如冷氣溫度的不涉及額外支出行動,也有須付出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更換硬件行動,如陸續將氣冷式系統換成水冷式系統,以及安裝太陽能板等。

對於2030年的營運淨零排放目標,她指集團在盡一切努力後,預料屆時可將碳排放量降低60%,剩餘的部分則會考慮透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REC)以避免與用電相關的碳排放,「2030呢個目標係可及嘅,只爭在會唔會超越,而我哋而家要做嘅係繼續努力做多一啲。」

劉月屏

劉月屏

關注老人臨終服務

至於ESG中的「S」(社會),東亞銀行透過企業社會責任(CSR)工作已投放多年,其中耕耘15年、與股東CriteriaCaixa旗下”la Caixa”基金会及救世軍合作倡議的臨終關服務,促使港府去年修例讓居於院舍末期病人更易選擇在居處離世。

東亞亦看重長者的理財知識培訓,包括去年2月推出全新升級版手機應用程式後,積極鼓勵並指導60歲以上用戶使用數碼理財,去年底數碼理財活躍銀齡用戶比率提高至25.5%,兩年累計增加6.4個百分點。劉月屏認為,在人口老化的同時,科技及AI亦急速發展,令老人的理財教育更迫切。
 

東亞認為本地GSF與非GSF投資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差別不大

東亞認為,本地GSF與非GSF投資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差別不大。 (周令知攝)

綠色投資收益 不遜傳統產品

歷來市場對企業投資ESG的其中一大迷思,是其回報會否不及傳統投資。劉月屏指,銀行不可能只看回報,作為被監管機構首重的是在回報與風險中取得平衡,當中就包括主動管理氣候風險;同時,在審核企業GSF項目時亦可從中抽出有信用風險企業,再加上不少地方的政府一直大力補貼,她認為ESG與回報之間「可能根本唔存在所謂衝突」。

大客評級高 回報稍低屬正常

她又指,東亞的本地GSF與非GSF投資的風險調整後收益(Risk-Adjusted Return)差別其實不大,即使部分GSF回報稍低,也只因牽涉高信用評級的大客戶,除違約風險低,亦因「好多人想做佢生意」。同樣情況在內地更明顯,不少綠色科技業如電動車、光伏及電池等都是耳熟能詳大企業,要成功投資其中亦不容易。至於「漂綠」的風險管理,東亞指除會按其GSF框架識別和評估,亦會在產品審批程序中諮詢可持續發展部及ESG風險管理及監察部,以確保產品和服務支持正當的ESG事務,防患於未然。
 

adblk6

ADVERTISEMENT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