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08 04:30:44
日報

足底筋膜炎

分享: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由小腿腳跟腱(阿斯里斯跟腱)連接至足底的筋膜組織。如果小腿的結構有問題,這塊筋膜就很容易繃緊,受力時這位置很容易會疼痛。

常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當久坐和睡覺後,站起或走路時的頭幾步,足底會疼痛。二是當走多幾步路,「行順咗」後疼痛減輕,甚至消失。 三是當再走一段時間後,疼痛會再次出現,痛感還會更加厲害,有機會影響步姿。

這些疼痛的變化主要和身體代償機制相關,主因多數是小腿肌肉繃緊,引致下肢受力問題,步行時的受力點重複壓在腳跟不當的位置上。

小腿的跟腱主要由控制腳跟的肌肉延伸而成,另外還有一些負責屈曲腳趾的肌肉,從腳跟旁邊延至腳底。當受傷(如「拗柴」)或下肢受力不當,這些肌肉容易互相黏連,失去個別活動的能力,令小腿肌肉整體張力增加,觸摸時會感覺皮膚繃緊,有「脹卜卜」的感覺。肌肉張力的增加會在腳掌受力時轉移至足底筋膜,使筋膜被拉扯而產生疼痛。此外,繃緊的肌肉會拉歪足弓,導致足弓在受力時崩塌,進一步加劇下肢受力問題,形成惡性循環,使小腿肌肉更加繃緊。

adblk6

要知道自己小腿有否過緊,可以在坐下時,腳掌踏著地上,然後用手捏著腳跟左右推拉,如果腳跟活動有受限,代表腳掌受力時,腳跟繃緊有機會拉到足底筋膜,引起疼痛。 

而在臨床上,要徹底放鬆小腿肌肉,我們會將足跟和小腿放在特定位置,再用針灸輕輕刺激筋膜,讓肌肉彼此間的黏連解開,也會用手法鬆動足跟和腳掌關節,令關節回到可受力的位置,打破上述的惡性循環。 

本會為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士提供物理治療評估及運動建議。詳情請查看YMCA足底筋膜炎物理及運動治療評估或致電2895 4200(尖沙咀基佑綜合健康中心)或2743 1702(油麻地九龍會所)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林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