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05-15 06:00:00

特朗普與川普

分享:

那天晚飯,朋友談到國際新聞翻譯工作,帶出不少有意思的話題。美國總統Donald Trump的譯名,香港、中國大陸一般都譯特朗普,台灣則譯作川普。依稀的記憶當中,特朗普在紐約成為政治新聞名人的時候,三天兩頭與猶太裔巿長郭德華(Edward Koch)隔空罵戰,有些當地華文傳媒叫他川普,那已是八十年代的舊事了。


美國前總統George Bush,兩岸四地譯布殊、布什、布希都有。八十年代的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是香港的叫法,里根是中國大陸的稱謂,台灣則叫雷根。列根的內閣成員,有一位是做過財長和幕僚長的Donald Regan,譯作里根、里甘都見過。但是,有意思的是,媒體的讀者和觀眾都很心水清,不會把人名搞錯。


金正恩接下江山前後的一段短時期,北韓當局沒有提供漢字姓名,中國新華社曾譯作金正銀,印象很深刻。日本人的姓名因較多使用漢字,對新聞翻譯工作比較便捷;可是也有姓名是用日語的假名寫成,歌手鄉廣美,也有譯鄉裕美。唱作歌手佐田雅志,八十年代出道時連名帶姓都是假名,佐田雅志的譯法一直用到如今。


國際事件出了一個新聞人物或大事,名字的翻譯,傳媒裏高手眾多,信達雅俱全,是極佳的學習對象。多年前的一位上司,每天凌晨下班前,把當日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單字或事件譯法寫在活頁夾裏;第二天同事上班,下筆就有根有據。過了這麼多年,想起那幾本翻譯部門視為瑰寶的藍紅活頁夾、上司案頭磚頭般厚的英日法大辭典、某次對我試譯《讀賣新聞》一則平壤通訊的指導、漏譯一個英文字as之後的諄諄教誨,耳提面命,受用至今,感恩不盡。


當然,也不能一刀切說官式譯法不好,英國官員的姓名有官式中譯,不知出自哪一位手筆,堪稱高手。中英香港前途會談期間,英國一位代表Robin McLaren,英國政府的中文譯名是麥若彬,如果逐個音節譯,就會是麥克拉倫。遇上這情況,相信不少人都會毫不猶豫,選麥若彬而捨麥克拉倫了。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