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人們說,在英語的世界裏,但凡有R字月份,就是吃蠔的月份,皆因牠們在這段日子分外肥美。其實這也適用於其他貝類海產。除了蠔(牡蠣)外,還有蜆、蛤蜊、青口、帶子、扇貝等。




跟大部分生物一樣,貝類在溫暖的季節繁衍後代,繁殖過後請肉薄削且味道不佳,因此在溫暖的季節不宜吃貝類。再說,紅潮多見於春夏,而引發紅潮的藻類可產生毒素,而藻類乃貝類的食物,這時期的貝類攝取了毒素,人類若進食相關的貝類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在秋冬季節食用貝類,一來肉質肥美,二來味道鮮甜,三來食物中毒的機率大大降低了,只要貨源品質良好、烹調準備工夫得當,可放心食用此時的貝類。
還有要注意海鮮的產地。雖然說在有R的月份是貝類當令的季節,但東南亞的海域比歐美等地的海域溫暖得多,若貝類是野生而非養殖的話,存在風險更大。因此選購海鮮時,若購買鮮品而非冷凍海產,須萬二分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