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1-02 06:00:00

貨幣對沖

分享:

筆者早前提及人民幣重新升值或再成為2018年投資主題,建議考慮藉人幣對沖類別基金捕捉人幣升值機遇。但筆者發現仍有不少投資者不明白基金中對沖與非對沖分別,有投資者更認為所謂「人民幣對沖」即等同對沖人幣兌美元變化,故不理解為何人幣對沖類別可捕捉人幣升值。本欄多次介紹此概念,請容筆者再作詳細解釋。假設一隻歐洲基金分別設有美元及歐元類別,一年後,美元兌歐元升20%,同期歐股升20%。如以投資額為1美元計,一年後美元計價基金的NAV為1美元,而歐元計價的則為1.2歐元。歐元單位雖貌似表現較佳,但如將兩者兌換成美元,則無論美元或歐元,其單位價值均為1美元(因美元兌歐元升值)。因此,對香港投資者而言,投資任何貨幣計價的非對沖類別,其回報以港元計均一樣。至於美元對沖類別又如何?根據上例,對沖類別一早鎖定美元兌歐元匯價,一年後,上述基金NAV分別為1.2美元(美元對沖類別)及1.2歐元,即美元對沖類別表現較佳。因此,如投資者看好某一貨幣兌本幣的前景,應選擇其貨幣對沖類別。
因此人幣對沖類別可捕捉人幣升值機遇,明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