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寧夏蘭特
曾幾何時,高大中鋒的踢法予人過時,單調之感,甚至一直倚賴高大球員衝鋒陷陣,是一種稍為落伍、或次一檔球隊所能夠採用的戰術,當然,這裡所指,一般指那些技術平平之輩,像哈利簡尼、利雲度夫斯基等名將,技術入球造詣兼備,又是另一個範疇……又或者,大家會發現德國國家隊近10年一直為煩惱攻擊力問題,最後解決方式就是找一位高大+具備衝刺力之人,現時效力韋斯咸的富克洛(Niclas Fullkrug),就是這樣出來,29歲之齡才被徵召,與其說是大器晚成,倒不如說以他腳下功夫,國家隊本來是看不上眼,但「粗」有粗的用處,且入球率不俗。富克洛去到英超(韋斯咸),有點水土不服,上季加盟以來傷患不斷影響狀態及上陣時間,加上球隊欠穩定配合,暫時來說演出絕不成功。
但這並沒有影響到英超其他球隊對高大中鋒「求才若渴」。阿仙奴收購基奧基尼斯(Viktor Gyokeres)、利物浦閃電出手挖得伊傑迪基(Hugo Ekitike)、曼聯奪得施斯高(Benjamin Sesko)、紐卡素最後衝刺搶得禾達美迪(Woltemade);加上本來已在英超獨佔鰲頭的艾寧夏蘭特(Erling Haaland)、在水晶宮大勇大熟的桑馬迪達(Jean Mateta)、一直在狼隊苦苦支撐的佐真拿臣(Jorgen Strand Larsen)、去季在賓福特因嚴重傷患導致只有168分鐘出場時間的伊戈泰亞高(Igor Thiago);還有內部轉會如車路士之利安戴納(Liam Delap)及利物浦的伊沙克(Isak),新、舊人大比併,迎來一場盛宴!早前已有傳出一種看法:英超本季多了不少球隊採用長傳、長界外球、死球戰術等為主、兼實際比賽時間減少了,提出是否一種「倒退」?但如今高大中鋒盛行(可憐德甲被挖走的攻擊好手卻非少數),真的是戰術走回舊路?當然,這只能反映一小部分,甚至,不該有這樣想法……
禾達美迪
中鋒令進攻戰術更「立體」
究其原因,在數據化的年代,各支球隊的防守體系愈來愈完善,過去那些地面傳控滲透風格已很難破局。去季曼城正好代表著一代宗師之失陷,依賴或擁有一名高大中鋒,是一種硬性手段,去創製更多入球機會。事實上(尤其英超)這兩年普遍球隊防守更有層次更具深度,協防效率相當高、速度更快,相對空間壓縮得更小,那種地面切傳,或中路強行入滲,更容易為對手洞悉,甚至翼鋒內楔踢法,也不算是新鮮。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球隊開始嘗試高大中鋒作支點的戰術,回後策應、傳中、頭球,死球,讓進攻更「立體」。本季要數桑馬迪達,此子過去技巧粗疏,但如今已提升不少,不單擁有高大中鋒的要求,更是活動範圍大、速度高,可說如要選一位表現最全面的中鋒,首推桑馬迪達,再看本季水晶宮的XG(入球數值)及絕對機會均名列前茅,可謂事出必有因……
哥迪奧拿更要剛柔並濟
緊接著其他大球會如曼城、阿仙奴等隊,也是著手研究,例如夏蘭特,他來到英超後入球數字從來高企,還有甚麽好強調?因為今屆才算是曼城真正按照其個人能力圍繞建立的一套打法,完全為夏蘭特服務,哥迪奧拿這位一代宗師也要翻身,整體上並沒有完全捨棄那些地面傳控,目前更是剛柔並濟,在思維上,哥迪奧拿仍然是走得很前;徒弟阿迪達最後找來基奧基尼斯,本作為一部入球機器的他,來到阿仙奴,球隊需要的,卻是一名能扯散對方防線之人,所以這名瑞典神鋒論技巧雖然粗糙。但他每場均「搏到盡」的態度,和其他阿仙奴隊友產生出一種很微妙的化學作用,有時會為他某些控球處理略感失望,但統計下來,他甚至是本季英超其中一位表現最穩定的攻擊球員!
桑馬迪達
高大中鋒也有腳法
紐卡素的禾達美迪1.98身高,不過他更利害的其實是腳下技術運用,「喜鵲」踢法雖快速硬朗,但卻不是完全倚賴中鋒高度;賓福特的伊戈泰亞高是一位很奇怪的球員,這位身高1.91的巴西中鋒,一丁點森巴味道也沒有,速度又不高,也不是擁有那種泰山壓頂的頭球伎倆,卻發現此子埋門觸覺相當敏銳,作為12碼劊子手也相當可靠;還有利物浦的伊傑迪基,他跟禾達美迪有點相似,同樣是腳下功夫比頭球更出色,只是他速度更快,是屬於入楔類型、強於無球跑動那一種……以上幾位嚴格意義上並沒有為所屬球隊帶來甚麼踢法上的重大改變,但作為接棒已離隊之人,他們的表現同樣不俗!
但英超是走向更多元化,抑或是更千篇一律?現階段難有答案,也不再是保守固執一套戰術去踢了,反而,這種高大中鋒基調,會否延伸至明年的世界盃,還是像美斯這類創造型球員再次令人喝采?若成事實,那就是更傾向傳統了,但我相信沒有球迷會抗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