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11-11 12:30:00

從觸摸到語言及社交

分享:
接觸

疫情開始後,不少幼兒出現社交退縮行為,並在社交溝通發展上及語言發展上有遲緩情況,其中缺乏生活經驗及親身於處境中觸摸學習也可能是主要成因之一。

最近和媽媽好友Rabee’a閒談,聊起一項「幼兒觸感調查」結果發現疫情令本港幼兒缺乏觸摸探索的機會,這情況對他們的早期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少家長在疫情之中減少與子女外出,即使攜同子女外出,亦盡量提醒他們避免觸碰公共物件,例如:門把、升降機按鈕。甚至乎在購物逛街時,亦禁止子女接觸超級市場裡的物品,這個情況無形中「剝削」幼兒使用觸感學習的機會。其實幼兒在早期發展中,學習新詞彙的其中一個有效渠道,就是依賴觸感探索強化對物件的印象。尤其是一些較抽象的對比形容詞,例如:軟硬、平滑粗糙,沒有體驗及觸摸過難以進行對比、辨別及習得詞彙。

除此之外,幼兒的社交溝通發展亦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試想像很久沒見長輩看見孩子時,都可能會熱情地想「抱吓、攬吓、摸吓面珠」,但個人衛生習慣不同,家長可能傾向避免孩子被其他人觸碰。該調查提及超過一半的家長會喝止幼兒觸碰看似不衛生的人或物件,這個舉動可能對於幼兒來說會形成心理壓力。曾有家長向我提及過孩子不敢進去遊樂場玩,只站在一旁呆望設施多分鐘,原因是知道要「避開菌菌」,這情況令人擔憂。

由於幼兒不瞭解如何應對看不見的「菌菌」,所以只能選擇避免觸碰。但作為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安心」去玩、探索新事物呢?有以下小貼士:

  1. 對於新事物的出現,父母應避免反應過大;
  2. 對於可以探索的情境,父母親自示範互動方式;
  3. 提醒孩子玩遊樂設施後消毒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4. 教導孩子合適的社交接觸方法(例如:在適當距離聊天清潔雙手後才與同伴玩包剪揼、黑白配遊戲等等),建立良好社交能力。

總括而言,後疫情也需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但也不要過分緊張而令孩子形成心理壓力。逐漸回復恆常社交互動及學習活動,令孩子有健康的身心發展。

作者為香港註冊老師、言語治療師Ms Wincy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