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11-04 04:30:46
日報

淺談靜觀

分享:
淺談靜觀

淺談靜觀

靜觀(Mindfulness)近年十分流行,除心理治療之外,更被應用在不同的訓練。究竟甚麼是靜觀?

靜觀的過程,是透過有意識地以不加批判的心,把注意力放在當下,覺察自身的思想、情緒和身體反應,如實地接納當刻所有經驗。許多人會誤以為靜觀等同將放空思想。但正正相反,靜觀是著重專注。很多時候人的腦海總會漂浮著許多雜念,而靜觀正是練習主動去觀察當下思想的流動,或將注意力轉移到某一特定的事物,比如身體的感覺或呼吸。每當雜念浮現,便可留意是甚麼讓自己分心,再慢慢將專注力重新分配在呼吸或身體的感覺。這種專注力轉移的訓練會建立一種心靈體驗,大腦亦隨着這種體驗而出現結構上的改變。
 

Ad Block

根據現代神經心理學,大腦神經不同神經元之間各種迴路都有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人會養成某種習慣,是因為負責該習慣的神經迴路之形成和強化,演變成條件反射。例如,如果有人一看見曱甴便感到驚恐,其腦內主責辨認曱甴和負責情緒記憶的杏仁核之間,必會有很多神經元突觸(Synapse)連結,每次當他逃避那些會看見或聯想起曱甴的場景,都會加強兩個部位之神經突觸聯繫,形成習慣性恐懼,這種行為改變便謂之神經可塑性。

靜觀便是應用大腦的神經可塑性,改變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透過練習靜觀,我們觀察當下的身心狀態,不加批判、不過度反應,讓負責理性邏輯思維的前額葉與杏仁核建立起神經網絡,加強情緒控制,令行為不再受情緒主導,便可帶來減壓、緩解焦慮的效果。

Ad Block

靜觀甚至能放諸在生活和工作上應用,不僅是靜坐,甚至吃飯、步行、休息、做運動等,都可以修習靜觀。我們雖然不能控制甚麼思想會浮現,卻能改變對於思想做出的反應。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