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07-20 04:30:00
日報

疫症永續的原因:鬆懈

分享:

疫潮再次爆發,每日50個新症起跳,程度與早前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歸根究柢,抗疫政策粗疏固然責無旁貸,致令不少漏網之魚得以進入社區。而市民因為多月來的抑壓,偶見疫情似乎稍為放緩,便出現反彈式的鬆懈,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今次疫症之所以令人感到難以駕馭,其一是其病徵沒有獨特的指標性。病人發少少燒,或流少少鼻水,或喉嚨痛,或少少咳,或肚瀉……在香港,這些所謂熱氣呀、「感親」呀、鼻敏感呀、「食錯嘢」呀從來比比皆是。不少病人認為,只不過覺得有點不適便擔心兮兮未免小題大做。但從醫生角度出發,卻又會想:面前每一個病人都有可能是潛伏病者,走漏一個,就可能牽引出另一個爆發群組。


其二是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可以很不同。有些人很快便惡化到要入深切治療部插喉並接駁呼吸機幫助呼吸,有些人卻從確診以致康復,也沒有出現很嚴重的病徵。有時病症只是個別發生,連同住也未必感染得到。有時它的傳染性又似乎很高,社交活動場合「傾個偈」都染得到病。


如是者社會裡就出現一種「只不過像流感」的錯誤印象,覺得未必輪到自己,又或者即使不幸染病,也未必一定會很嚴重。結果只要疫情稍緩大家便自自然然鬆懈,一鬆懈又再捲土重來。今時今日政府做得好做得差我們無法控制,只能好好控制自己。
作者為家庭醫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