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4-02-09 04:30:12
日報

香港電影,忘記過去,努力龍年

分享: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忘記過去,努力龍年

這一篇出街時,年三十晚。一年前的年三十晚,《毒舌大狀》上映,票房高開不斷破紀錄,由賀歲片變成現象級電影,最後破億。

1) 回到兔年伊始,香港電影就迎來一個從未試過擁有的好開始,入場睇戲,亦不用再笠口罩,呼吸順暢,一切復常。

2) 然後大家都趕住去旅行。再然後,香港電影由虎年年中開始的興盛,到《毒舌大狀》破億高潮,急速滑落,入場人數滑落,順理成章票房大幅滑落,到了2023年聖誕檔,票房總收入,低到創下二十年來最低。年頭破紀錄,年尾也破紀錄。

3) 因為人人出外/北上消費,拖累了電影票房?我當然不知道,或許當中的確存在因果關係,但原因,又是否如此單一?

4) 所以才有人說,因為過去一年的香港電影不吸引;那麼,如果立即趕拍《明日戰記續集》、《阿媽有咗第二個之阿媽有埋第三個》,甚或《毒舌大狀2》,就能即刻召回香港人入場?

5) 只覺得,香港大部分人其實沒有變——入戲院,睇場戲,就是為了娛樂,娛樂的意思,不一定是要笑,所以傳統定義下的笑片未必再能娛樂到人,反而喊,喊餐飽,或眼淚在心裡流,一樣可以是娛樂——娛樂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讓某部分情緒得以宣洩,宣洩不到的情緒,像宿便;而情緒若持續無法宣洩,就如便秘,谷住谷住,所以《毒舌大狀》那種回到正邪二元對立、邪又絕對不能勝正的設計,就能大快人心,宣洩人心裡某種共同的集體情緒。

6)  《明日戰記》也呼應了人心——原來,香港人一樣有能力拍出科幻電影,而既然眼前有這麼一個成功示範,就好應該支持,買飛入場支持,香港人間有情。

7) 香港人可以好有情,但轉個頭也可以很冷漠無情。於是,一個多年來平穩(而不見起色的)電影市場,可以基於突然而來的眾志成城,不停創造難以置信的票房奇蹟;但高峰的快感,原來真的會剎那失陷,你以為work的題材,原來不能為你帶來實際的財富;你滿以為有叫座力的偶像,點知原來是不能換來高票房的假象。結果事實只證明,香港人真的好現實,不看就不看,沒情講。

Ad Block

8) 其中一個現實:仍然鍾意睇明星,睇話題作睇大製作,例如梁朝偉劉德華的《金手指》,即使好多人一廂情願以為是另一齣《無間道》,但有得看梁朝偉的狂放演出,一樣收貨。另一個現實,熱衷看話題作,因為不看驚沒話題,例如《白日之下》,例如《年少日記》,但這樣並非要說兩齣戲都只靠製造話題,事實上,兩齣都是用心去拍的好戲。

9) 至於很多票房欠佳的,原因實在太多,實在不能盡錄。只能說的是,有些電影票房差,是抵佢差,如果好,才是不合理,例如——不舉例了,費事得罪人。有些票房不理想的電影,你卻會戥佢唔抵,例如《流水落花》。於是,票房高,的確代表大受歡迎,但大受歡迎的,未必代表真的好;而票房差,只代表少人入場看,未必真的就是差劣——當然,有些票房差,就的而且確代表齣戲本身差,沒情講。

Ad Block

10) 電影,要你看過,才會知好看不好看。龍年,繼續入場看你真心想看的。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