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10-23 15:00:27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夢中 《世外》

分享:
世外》遠在天邊,偏安一隅,是否就可以跟其他一切割捨?還是依然跟凡間唇齒相依?

世外》遠在天邊,偏安一隅,是否就可以跟其他一切割捨?還是依然跟凡間唇齒相依?

任職過幾間傳媒,不同機構對中國與香港的物理性隔閡選擇不同形容,有機構用「國內」(言下之意香港就是「國外」?);有機構喜歡用「內地」,好像沒有將國境概念分得太仔細,畢竟同族同根生,但事實是地域定名一旦有「內」,「外」便應運而生。《世外》亦如是,既然有「世外」,那「世內」又長甚麼模樣?是天外仙境跟凡塵俗世的分野嗎?內外人的生活有啥分別?世外遠在天邊,偏安一隅,是否就可以跟其他一切割捨?還是依然跟凡間唇齒相依?

自問算是個動漫迷,就算說我「賣花讚花香」也好,總覺得現在的動漫迷比起一般的電影迷或劇迷「看得更深更廣」。因為最有趣的創意、最多變的世界觀、最細緻的設定——魔法世界、異世界、歷史架空、未來CYBERPUNK……在動漫世界裡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雖然電影和劇集也有類似題材,但如果你從小看動漫長大,就會發現很多影視作品的核心創意,其實早就在動漫裡出現過。

《世外》故事探討佛教輪回、因果、生老病死、實相等偏向終極關懷的議題,而「仇恨的種子」是主題核心。

《世外》故事探討佛教輪回、因果、生老病死、實相等偏向終極關懷的議題,而「仇恨的種子」是主題核心。

前事說那麼多,無非想說:如果你自認是動漫迷,那這部由香港製作的《世外》,你絕對不該錯過。在香港,專業的動漫迷比比皆是,大家一定比我見識過更多,《世外》優秀或不足,大家一定有更多通透見解。而正是這些見解的積累,讓你能判斷香港動畫現在走到了哪一步。光是這一點,作為動漫迷就很值得購票入場,幾乎可以說成是一份「動漫迷」身份自帶的責任。

之前《世外》優先場出現大量好評,拉高了個人期待值。但進場後不久,我迅速調整了預期,從「世外回到地球」。前半段有大量時間,是靠幾位角色不斷向觀眾硬塞資訊,而這些資訊的脈絡和邏輯並不緊密,或者說不夠扣人心弦,導致觀看時始終有種疏離感,難以投入,就像在欣賞精美畫面配合旁白解說,而不是在看一個動畫故事。

adblk5
平時大家在YouTube、Bilibili看了那麼多免費的生肉熟肉,現在花幾十塊錢購票看《世外》,支持一下香港動畫人如何創作,也不算過分吧?這麼說不算道德綁架吧…… 記憶不隨身,只有感情可以連繫與傳承,那些悲傷的,忿怒的,遺憾的,我們要如何內消,就是修行。 《世外》蔡曉童(童童)聲演小妹 《世外》鍾雪瑩聲演小鬼

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中段開始,能感受到故事核心是想探討佛教輪回、因果、生老病死、實相等偏向終極關懷的議題,而「仇恨的種子」是主題核心。這些元素我都接收到了(因為表達得非常直白甚至反復強調)。將觀音菩薩、六道輪回、脈輪(chakra)等概念換一種形式和名稱重新編寫故事當然沒問題,但講得好不好、順不順,能否讓觀眾產生共鳴,考驗的正是編劇的敘事能力和導演的調度功力。這方面,去年中國遊戲科學《黑神話:悟空》的編劇馮驥做出了令人歎為觀的示範。當然不是說要模仿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講。幸好動畫後半部分拯救了整部作品,不僅收束了劇情線,還給出了合理的大場面和感人段落,讓觀眾帶著對角色的情感、對故事的思考離場,這已經是一項不簡單的成就。

配音方面,鐘雪和童童同樣是拯救這部動畫的功臣。之前Threads上有人說演員配音很差,我想他們可能沒見識過什麼叫真正的差,建議去看看之前《ONE PIECE》的粵語配音版。粵語配音本就很難,只因日本聲優水準太超規格。近幾年日本動畫的中文配音,個人只覺得《鏈鋸人》做得不錯。香港的專業配音員當然很優秀,比如最近互動短劇《是咁的,我和女神sssss做了室友》中「阿銀」黃啟昌先生的精彩配音就令人拍案叫絕。

《世外》最重要的兩個角色鐘雪和童童的聲演極其出色,撐住了全場。她們是怪物級的聲優,值得用力鼓掌。

《世外》最重要的兩個角色鐘雪和童童的聲演極其出色,撐住了全場。她們是怪物級的聲優,值得用力鼓掌。

《世外》99%的演員都配得非常好。但我大概猜想到網友在批評什麼——大家可能錯怪了演員——問題不在演員,而是某些對白本身不適合用配音演繹,語境上有突兀感。這需要一位元具備相當語文修養的配音導演來調整,可能還需要大量時間和演員共同設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相信現在這個版本已經相對可以接受。雖然觀看過程中確實有些影響,但終究只是小瑕疵。《世外》最重要的兩個角色鐘雪和童童的聲演極其出色,撐住了全場。她們是怪物級的聲優,值得用力鼓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來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使時,寫了一首偈子寄給鳥窠禪師,問的是佛理的苦和空,「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鳥窠禪師收到此偈,也以偈回覆:「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大意是何必在意一切空虛不實人生中的事情,在這大千世界,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都在夢中。記憶不隨身,只有感情可以連繫與傳承,那些悲傷的,忿怒的,遺憾的,我們要如何內消,如何放下,就是修行,一年,一百年,一千年,永劫輪迴。現實跟夢境,世外跟世內,並無二致。

動漫迷們,別全信我,自己進場感受吧,你們一定比我看得更深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