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邁向國際的香港設計之路
設計的價值是甚麼?除了賦予產品美感,設計的價值更在於能夠解決問題,盛載觸動人心的意義。香港作為創意之都,孕育眾多具才華和創意的設計師,一年一度的業行盛事「香港智營設計大賞」可謂最佳證明。
智營大賞由2012年首辦至今,一直致力發掘有想法的設計師。踏入第13年,大會為了緊貼行業的最新發展和市場需求,新增「手作及手工藝」、「戶外用品」及「廚房及餐桌用品」以及「大童及收藏玩具」4個參賽類別,合共15個參賽類別,吸引了超過430份香港原創設計參賽作品,比去年多出一成,反應熱烈。面對芸芸優秀作品,來自設計、營銷、學術及產品出口等專業評審,根據商業性、功能、外觀、創新及環保元素等多項準則,選出62件傑出作品,頒發76個獎項。
早前在頒獎禮上,我發覺今年好多設計師都成功將香港故事融入其產品設計,蘊含本地傳統、風俗或特色,為作品添上更深意義。其中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創作,是蔡志明設計且獲得銀獎的「實木入榫踏凳」。它融合了中式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結構上使用中國傳統入榫工藝,不需一根釘子就令椅子穩固耐用。而且設計師選用「蝴蝶榫」,令榫位成為裝飾一部分,配合凳面鑲嵌的西式雕花瓷磚,中西融和,精緻和諧。其他設計師作品亦有使用麻雀、折子戲等傳統元素和概念,展現並承傳香港和中國的傳統,如此心思,相信香港人甚至外國消費者都會眼前一亮。
今次比賽只是設計師的一個起點,頒獎禮過後,主辦的香港出口商會將協助設計師將作品推出市場,更會於7月和9月,帶作品分別到日本TOKYO LIFESTYLE Week和法國MASION & OBJECT展覽展出,為設計師開啟邁向國際舞台的大門。亦即是說,作品蘊含的香港故事亦將被帶到世界各地,展示香港在智慧設計領域的無限潛能。
香港作為彈丸之地,都有這麼多設計師努力傳承中國和香港故事,實在值得表揚。如果你也有興趣欣賞這些本地原創作品,可以在即日起至6月10日期間,到尖沙咀K11購物藝術館地下中庭參觀作品展覽,更不妨影相打卡,讓更多人認識卓越的本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