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5-08-26 10:32:43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分享: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存在於我們身邊,但礙於它抽象的形態,不容易拿捏;加上動態多變,今天的,可以跟昨天的截然不同……

要掌握「關係管理」,的確是一門學問。由於筆者早前報讀了一個課程,眼界大開;所以,今期以該見聞做主題,跟讀者分享;但考慮到課程是「宗教」相關,筆者再每段配以「心理學」作對比,讓不同需要的您也可有所收獲。當中,由真人(小茜)改編的故事亦會穿插於文章段落之間。

該課程的名稱是「屬靈塑造」【1】,舉辦的院校是「伯特利神學院」,由校牧譚勵志博士牧師任教。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我和我的關係】

我們經常被內心的慾望所操縱,每當它有需要時,我們就急不及待去滿足……這樣看似對自己很好,換過來說,這樣是一種不自由、不平安!也可以叫做「任意妄為」。只要你把上文「操縱」一詞再細味一次,自然會明白!在神學的角度,這是人的罪性,魔鬼的試探。

在心理學的角度,「本我」(id) 亦扮演著類似角色;至於最後會否任意妄為,僭越界線,就視乎當事人的「超我」(Superego) 能否作出相應的制衡;過程當中自然有掙扎;這個掙扎,亦是壓力的其中一個來源。

沉溺行為就是常見例子,例如:賭博、沉迷電玩、酗酒、甚至暴飲暴食、工作狂……

小茜自少肥胖,應該是先天因素吧!成長期一直無人疼錫,孤單非常。唯心地善良,對動物尤其溺愛,長大後,從事寵物美容工作。她對人感覺不好,甚至不及寵物,這感覺當然包括討厭自己。

adblk5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我和他/她的關係】

慣性被操作、受唆擺……這樣自然助長了「他/她」的成長,畢竟他/她表面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我們不知不覺就成為了好朋友。這樣不好嗎?問題就在於,當你仍然有頃刻清醒時,就會發現:很難接受這個「現實的他/她」(Actual Own),覺得討厭、深感內疚…… 這樣,「你」和「他/她」的關係 ,就不言而喻了!

從心理學角度,可以有另一個看法:上述的「他/她」,可能是內裏的另一個「自己」(Own),也可能是社會上的一個「朋友」(Other)……無論如何,長期受到「別人」(Other) 牽制,必然會疏忽了「自己」(Own)的空間 (me-time) ,其實是虧待了自己!

小茜不單討厭自己,加上飼養多隻毛孩,自從事寵物美容工作後,大部份時間都投放在寵物,經常疏忽自己,體型每況越下。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我和祂的關係】

在神學的角度,自從祖先亞當夏娃在食禁果的試探偏離以後,罪性一直都存在我們當中,這使得我們和「祂」的關係越走越遠……但隨著耶穌的出現,一個無條件的復和機會,就清晰地重現:我們只需接受祂的「道」,跟從祂的「路」(足跡) ,就能與祂復和,重返祂的跟前 (天國)

在心理學和道德的角度,「超我」(Superego) 就背負著一切:規範 (Norms) 、 要求和標準……這些不單止沒有一個清晰 、一致、可參考的依據 (法律除外),也隨著不同文化有所改變,要緊貼著傳統標準,我們大部分人都辦不到,所以坊間經常聽到:「一代不如一代」、「世風日下」……。

如此下去,「代溝」不是越來越闊嗎?現實,真是那麼消極?

小茜身邊不乏基督徒,唯故步自封的她,連自己和人都不信,無故又份豈會接受祂呢?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可以維修?】

在課程裏,有很多不同屬靈操練的理論與實習,我們學習透過:默想、禱告、禁食……,從疲於奔命的生活中,學習安排時間,每天操練。在筆者的角度,概念改變都不是最難,作為忙碌的香港人,每天抽出固定時間,這個才是考驗!我向譚牧師請教,他提議我:考慮在每天午飯的時間,嘗試作適量的禁食禱告、或者把午飯的時間濃縮,把騰空出來的時間,用作操練……我採納了這個方案。譚牧師再三提醒:這個禁食不是為了修身,也不是為了節省時間去做別的事,主要的目:是把自己在現實的慾望中抽離,騰空時間與祂相處,重新建立關係,這才是重點!

在社會學的角度,人與人的關係,主要建立在:相處、溝通、明白對方……。所以,想改善關係,首要的就是要有相處空間、 有有效溝通的渠道,當中涉及很多老生常談的溝通技巧,例如「主動聆聽」(Active Listening)、「同理心」(Empathy),還有一些「包容」文化、「和而不同」……諸如此類。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單靠己可以維修?】

屬靈塑造的課程中,多次提及「己力」。 課程的精髓,就是鼓勵學員不要「單靠己力」,要學習放下!但這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虛空的狀態,這時,我們務必要依靠祂,這樣才能預防魔鬼有機可乘,乘虛而入……所以大部分的操練,都會以禱告作開始,希望祂的靈臨在,守護住整個過程。

從輔導學的角度,若關係出現了疏離、誤解……,一個第三者的出現,可以扮演緩衝區,這個就是輔導員。回應本段主題, 可以自己處理的衝突,應該早前「單靠己力」經已擺平了!所以發展到意識不妙,這時候,相信關係偏差的程度,經已去到是要藉著他者介入。那怕時間短暫,一個啟動,一個下台階……相信都促使事半功倍!

某年,小茜在一所基督徒經營的拳館,遇上拳擊運動,配以某飲食法,不消一年,體重輕省了一半,判約兩人。現在自信和健碩的小茜,深受拳館學員愛錫,甚至有些人對她羨慕非常。這時,她開始從新認識這位在鏡中「健碩的小茜」……

adblk6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關係維修員—我、他/她和祂

【怎樣可令關係進深?】

經歷了上文不同處境的探索,屬靈塑造課程旨在讓我們建立一些理論基礎,和提供 一些行動方案,讓我們有所參考和實踐。成功與否?當然要倚靠自己的領悟、克勤操練……課程為期三個月,譚牧師不厭其煩,每週鼓勵學員呈交簡短功課,透過每週操練,老師在功課批閱的提點,整個學習過程,彷彿就好像正在跟:導師和祂,三方一起似的!筆者還發現意外收穫,課程竟然包括了三次可以跟屬靈導師一對一面談,作為輔導員的我,再次有機會在前輩的跟前,無遮坦誠地交流,每次見面,都很有得著!經歷了三個月的學習,無論在身、心和時間上都付出……的情況下,您認為當中的關係,能正面進深嗎?

再次返回心理學或社會學的角度,只要你對一段關係著緊,願意帶著善良的心,付出時間,一點一滴地栽種……相信任何隔膜、誤解、仇恨都可以化解,您同意嗎?

兩個月前,小茜在一個公開的拳賽前夕,在練習中受了傷,非常沮喪,在教練的鼓勵和開解下,決志回轉歸主;在她(小茜) 、他(教練) 和祂的綜合支持下,小茜一邊療傷,一邊操練……,及後在拳賽中接連取勝,最終踏上拳后寶座。現在,小茜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她除了有牠們、還有他和祂!最大的發現,是透過祂明白小茜是配得和被人疼錫的!

聽過小茜的故事,以及閱畢這篇文章,上述提及的課程,一年只辦一次,若您對我和小茜的學習有所羨慕,你不妨自己親自體驗一次!

 

【註1】屬靈塑造:蒙福之路 (SP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