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YouTube可看到一段有趣訪談,主角是當年帶領Google崛起的前執行長Eric Schmidt,聊到AI和超智能的未來。
他和主持人聊到限制AI發展的因素——電。主持人:「不是芯片哦?」Schmidt說:「是電。」
他警告,美國現在雖暫處於領先地位,但長久缺乏電力建設,反觀中國的電廠如雨後春筍,所以這一場競賽還有得搞。事實上,AI運作和計算,除了依賴高階芯片,也是極為耗電。
Eric Schmidt近年一直鼓吹「AI決定論」:哪一個國家能先取得「超智能」,那個國家就能終結歷史。
說到發電,全球最大水力發電工程7月19日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辦開工儀式,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親自出席。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預估年發電量約3,000億度,是目前全球最大水力電廠三峽大壩的3倍。
據悉,中國這項被稱作「逆天工程」的水力發電項目,投資額達1.2萬億人民幣,預計施工期10年,有大大拉動投資經濟作用之餘,完工後可令中國綠色能源比例升至四成以上,且可大減用作發電的石油進口需求每年數百億計。
項目完成,除可產生大量電力供傳統經濟發展,更有分析指可售電予越南、緬甸,以至中亞鄰國,讓其與中國經濟的融合和依賴提升,不易成為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擺布來圍堵中國。
同時,中國發電能力加強,也如文首所說,在未來的AI全球博弈中勝出,或至少不落後於人。
而作為一般投資者,除了留意芯片股,發電股也極有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