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9-02 04:30:00
日報

全民檢測的挑戰不是檢測是全民

分享:
本港昨開始全民檢測。(路透社)

本港昨開始全民檢測。(路透社)

反對「全民檢測」的輿論都搞錯了,檢測不是為已接近尾聲的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而進行的,檢測有誤差亦不代表無助分別誰需要隔離。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默(Paul Romer)過去5個月以來不斷倡議的防疫抗疫措施,在有效疫苗普及前推行「檢測與隔離」(Test and Isolate),目的是防止下一波疫情大規模爆發,因為爆發導致的「封城」(lockdown)措施成本太高了。

然而,羅默亦搞錯了一點。這關鍵一點,是他漠視了經濟學者最不應漠視的——全民參與是個消費選擇。試問今天全港市民,有甚麼誘因去參與特區政府力推的「全民檢測」呢?不是事後孔明。兩個月前,一篇名為《Paul Romer’s Focus is Wrong. The Problem is Not Testing Capacity but Testing Participation》的學術文章,已開宗明義道出「檢測與隔離」的挑戰所在。美國只有約六成選民投票,丹麥亦只有近半長者接受免費流感疫苗注射,羅默憑甚麼說服全民每兩星期一次參與有被隔離風險的病毒檢測呢?

幫「全民檢測」算算帳,羅默需要至少六成市民參與才能把有效傳染率降至一以下。假如隔離做得不徹底,所需的參與度更高。不要誤會,這並不等同「檢測與隔離」無效,只是這計劃的成本效益並不如羅默想的那麼高。更重要的啟示,我認為是所有推動「全民檢測」的政府都有責任有效地鼓勵市民參與。

這是經濟學上傳統公共物品(public good)和界外效應(externality)的課題,亦與合約經濟學有關。簡單來說,即使我們百分百信任政府,狹義的理性選擇亦不易說服市民參與「全民檢測」。有病徵的,會因怕死及早醫治。「全民檢測」目的卻是識別隱形患者,包括一些可能從感染到康復都沒有明顯病徵患者。這些患者個人參與成本,是將要被隔離。但他們的成本,正正卻又是「全民檢測」的社會效益。「全民檢測」是公共物品,隱形患者檢測後被隔離,對其他市民有正面的界外效應。因此,願意參與的,不是為了保障風險高的家人,便是為人多於為己。

Ad Block

醫學專家可以解釋一下,感染者盡早確診對治療有甚麼好處。除此之外,甚麼合約安排可以解決「全民檢測」參與度低的問題呢?兒童注射疫苗,從來是大多數家長同意的。就這次疫情,羅默提供數據顯示網上教學成效遠不及課室教學,尤其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因此他建議在學校進行「檢測與隔離」,好讓各階層的學生安心回到課室接受教育。另外,不要忘記「全民口罩」是為己更是為人,這是一種社會合約。口罩可以,檢測又有何不可?檢測要全民參與,政府先要令市民明白羅默倡議「檢測與隔離」背後的經濟邏輯,然後再說服我們他有能力執行檢測及其他政策配套。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