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10-22 04:29:52
日報

向紐約鄧麗欣說再見

分享:
Diane Keaton

Diane Keaton

《Annie Hall》還是《Manhattan》更經典?

不能更同意院友MC仁對香港娛樂圈的一個看法,任何外國文化傳入香港,都只會降級以低質版本呈現市場。近期網民最熱烈討論的,莫過於《試當真》的告別作《墨魚遊戲2》是否抄襲。其實內地有綜藝節目《魷魚的勝利》,台灣更有成人版《鮑魚遊戲》,抄襲與否不用分那麼細吧!從《獎門人》到《X魚遊戲》,我對綜藝節目就是提不起興趣,這是我個人問題,因為這些涉嫌抄襲的綜藝節目在華人社會從來十分受歡迎。我今天想討論的,是我較有興趣的電影「創新」與「致敬」。很喜歡的美國演員戴安姬頓(Diane Keaton)上星期離世,先考考Grok的文化修養:

adblk5

「《Annie Hall》通常被認為是更『經典』的作品,因為它在電影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獲得了更多獎項,並對後來的浪漫喜劇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幽默和情感更能跨越時代,吸引不同觀眾。然而,《Manhattan》在視覺和情感深度上同樣傑出,尤其是對喜愛藝術電影或紐約文化的觀眾來說,它可能更具魅力。」

同意《Annie Hall》更經典,但我有我的獨家理由。首先,兩套電影都是活地亞倫在七十年代的作品,都是活地亞倫當男主角。而你不知道活地亞倫是誰?活地亞倫就是「紐約葉念琛」。再加上兩套電影的女主角都是戴安姬頓,亦即「紐約鄧麗欣」,差不多的班底,《Annie Hall》比《Manhattan》受歡迎,看《Manhattan》的人多數已看過《Annie Hall》,先入為主是難免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單看片名已呼之欲出:《Annie Hall》是關於Annie Hall這個人,《Manhattan》是圍繞Manhattan這地方。電影魔力是,沒有在Manhattan生活過的觀眾,對這部電影共鳴有限,但沒有遇過Annie Hall這人的觀眾,對這部電影產生的感情卻可以十分投入。

Diane Keaton原姓Hall,而她的小名就是Annie,Annie Hall這角色的原形就是Diane Keaton,她在電影中的戲服更是堅持下自己的打扮。《Annie Hall》更經典,因為Annie Hall是個傳奇角色、戴安姬頓是位傳奇明星,單單是她的打扮已影響了一代美國女性。《Annie Hall》超越了活地亞倫,戴安姬頓是主要原因,其次是Ralph Rosenblum及其團隊的剪接。

《Annie Hall》經典是八十年代尾《When Harry Met Sally》,幾乎是經典翻拍,亦是《秋天的童話》「愛情好似條鯊魚咁」這句被引用的對白(雖然戲末船頭尺喪跑那段源自《Manhattan》ending)。戴安姬頓的傳奇,還有活地亞倫、阿爾柏仙奴、華倫比提對她的愛(這陣容,少一個奇洛李維斯已不重要)。這方面,我們的MK戴安姬頓,輸在只得兩次獨家試愛。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