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2-03-18 04:18:00
日報

玩謝曾灶財

分享:
九龍皇帝

「九龍皇帝」墨寶曾遍布全港。(資料圖片)

唔准諗即刻答:錢定身份證?半世紀前安迪華荷以金錢為主題,透過絲印技術複製反映美國夢的金錢本色。點解普普藝術之父當年複製一元紙幣?最簡單直接答案,因為愛財:“It was on one of those evenings when I’d asked around ten or fifteen people for suggestions that finally one lady friend of mine asked me the right question: ‘Well, what do you love most?’ That’s how I started painting money.”——Andy Warhol, 1962。

錢,經濟地位的肯定,所有鈔票一律平等;身份證,政治權利的確認,有些身份比其他身份更平等。由「畫銀紙」到「印銀紙」,普普藝術多少是受現代主義影響。群眾和複製,乃現代主義兩大元素。1935年,馬克思主義學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發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開宗明義,道出藝術在機械複製時代需重新定義:藝術應為無產階級服務!班雅明的論述是,傳統藝術作品價值,是崇拜價值。最完美藝術複製品,仍欠缺原作的「此時此地」,即是所謂「靈光」(aura)。攝影或錄影等機械複製技術,破壞了藝術創作「此時此地」的靈光。於是工業革命機械複製的量產年代,亦是「靈光消逝的年代」。而複製技術的誕生,讓傳統藝術作品的儀式價值得到解放。班雅明質疑,法西斯主義只是將「政治美學化」(aestheticization of politics),卻未有把「藝術政治化」(politicizing art)。半世紀後,普普藝術幾乎實踐了班雅明預言。一面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另一面是In God We Trust,玩謝消費主義算是把政治美學化吧。問題是為何當年安迪華荷只「諂媚」消費主義,而不同時複製美國人政治身份認同?答案簡單直接:美國人從來沒有身份證!

作為「九龍皇帝」,曾灶財政治權利確認經歷過早期紙質身份證、六十年代有指模膠面身份證、七十年代有出生地點膠面身份證、八十年代初及尾第一代及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最後是特區智能身份證。自1952年,沒有身份證的英女皇肖像曾出現在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巴哈馬等10多個國家或地區鈔票,香港是其一。又為宣示主權,「九龍皇帝」墨寶曾遍布全港,曾灶財肖像卻只出現過他的身份證。他跨越97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歷史上有其「此時此地」的靈光。在數碼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已消逝的靈光因區塊鏈技術得以再次發亮,適逢二次文化革命蠢蠢欲動,是時候奉馬克思之名,替九龍子民的塗鴉始祖還個公道?愛財,更愛曾灶財。以九龍作畫布,以汗水為墨水,50年不變向英女皇宣示主權。藝術政治化後,留下的墨寶卻一次又一次被消費。下月1日,此時此地讓全民披上國皇ID。Being Kowloon Emperor,透過NFT擁有九龍皇帝身份,因 You don’t know how lucky you are being a monkey. Because consciousness is a terrible curse. I think. I feel. I suffer。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