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樓市,就像一場久違的聚會,舊人回歸,新人入場,氣氛漸漸熱鬧起來。(資料圖片)
近日的香港,天氣漸涼,樓市卻悄悄升溫。就在10月這個被視為「黃金檔期」的月份裡,樓市像是被一股無形的暖流喚醒,從連月的沉寂中甦醒過來。這股暖流,來自股市的節節上揚,也來自人們對未來重新燃起的置業信心。
9月、10月,恒生指數連續做好,一度衝破27,000點大關。這不僅是金融市場的數字遊戲,更是一種心理暗示—財富效應開始發酵,投資者的荷包漲了,置業的念頭也跟著活躍起來。近日公司從土地註冊處的大數據庫中梳理出的數字顯示,10月份全港18個新晉屋苑共錄得193宗二手買賣登記,較9月的166宗上升16%,終止了自7月以來連續3個月的跌勢,迎來久違的反彈。
這場反彈並非曇花一現,而是3區齊發的全面回暖。港島區的表現最為搶眼,四個新晉屋苑合共錄得28宗登記,按月上升27%。其中貝沙灣以11宗登記領跑,泓都、深灣軒與囍匯亦有不俗表現。九龍區則以101宗登記成為成交量最高的地區,日出康城更以59宗穩坐榜首,成為本月最受歡迎的屋苑。新界區雖然升幅較小,僅錄得3%的微升,但柏傲莊與逸瓏灣的登記量卻雙雙翻倍,為區內注入一絲亮點。
樓價方面,18個新晉屋苑中有11個錄得升幅,佔比超過六成。日出康城、天晉與啟德1號分別錄得8.4%、7.7%及6.4%的升幅,成為本月的「升值之星」。然而,並非所有屋苑都能搭上這班順風車。瓏門、皓畋與泓都的樓價則出現明顯回落,跌幅分別為9.5%、8.3%及6.4%,提醒我們樓市的復甦仍非全面。
這場樓市的回暖,背後有著多重推力。銀行減息降低了按揭成本,讓置業門檻變得親民;一手新盤接連推出,吸引投資者入市收租,甚至在新晉二手屋苑也尋寶;而中美關係在「習特會」後得以緩和,市場避險情緒降溫,資金開始回流。筆者預計,這股升勢有望延續至11月,二手登記有機會再升一成,挑戰210宗,創下近5個月新高。
10月的樓市,就像一場久違的聚會,舊人回歸,新人入場,氣氛漸漸熱鬧起來。在這個城市裡,樓不只是磚瓦堆砌的空間,更是人們對未來的投射與期盼。而當數字開始說故事,我們也許可以相信,這場回春,不只是短暫的煙火,而是另一段樓市篇章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