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0-12-18 04:30:00
日報

突破研究 發現鯇魚新致敏原 中大料助準確診斷

分享:
中大研究鯇魚比其他已研究的魚類更易致敏。(鍾式明攝)

中大研究鯇魚比其他已研究的魚類更易致敏。(鍾式明攝)

 「魚類過敏」是香港常見的食物過敏之一,約有0.25%學齡前兒童食用魚類後有過敏反應。中大醫學院研究更發現淡水魚鯇魚比其他已研究的魚類更易引起過敏,並發現鯇魚的小清蛋白中有新致敏源,輕則引發紅腫或嘔吐等過敏症狀,嚴重者則導致休克等危險。
 

魚類中出現的致敏原主要來自肌肉蛋白,一種耐熱的小清蛋白,但每種魚含有的小清蛋白水平不一,其致敏情況亦不同。常規的魚類過敏測試多以西方魚類作為致敏原的基礎(如鱈魚和三文魚),但華人較多食用淡水魚如鯇魚,故現時採用的魚類過敏診斷或未必準確。中大的研究團隊早前以血液測試方式,測試166名魚類過敏者,發現超過95%人對鯇魚敏感,其次三文魚(77.1%)、鱈魚(75.9%)及吞拿魚 (67.5%)。

不是食所有魚類會致敏
研究再以「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觀察28名食用魚類後兩小時內出現過敏的人,20人有過敏反應,其中14人只對鯇魚過敏,1名只對三文魚過敏,5名同時對鯇魚及三文魚過敏,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講師梁詩彥(圓圖)醫生指,華人魚類過敏患者普遍對部分魚類品種出現耐受性,不是對所有魚類有過敏反應;即對鯇魚過敏的患者,他們可食用三文魚或其他品種的魚類,反之亦然。

早前一項本地調查顯示,鯇魚是香港兒童食用最多的魚類。團隊今次特別研究鯇魚的致敏性,為69名對鯇魚過敏人士作血液測試比對,發現鯇魚比鱈魚和三文魚衍生較高的致敏反應。研究人員進一步純化3種魚原有的小清蛋白,當中發現鯇魚有一種新致敏源原標誌物,致敏性亦較高,已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致敏原數據庫註冊,成為診斷工具。團隊認為有助提高未來過敏測試的準確性及特異性。

研究團隊表示,大部分淡水魚較易致敏如鯰魚、鯇魚,而三文魚及吞拿魚較低致敏。梁詩彥建議家長從低劑量讓小朋友試食,若未出現過敏症狀便可增加分量,或在進食前以小量魚汁沾上咀邊或皮膚,測試是否有過敏反應。

何太的女兒在8個月大時,食魚時曾出現過敏反應如嘔吐及面紅等徵狀。有次更是家傭只是在煎魚後接著炒菜,餘下的魚汁已令她有過敏反應。何太其後只好為女兒戒魚,致體重偏輕。後來,透過醫院參與「雙盲對照口服激發測試」,發現她並非對所有魚類均過敏,現時可進食三文魚。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