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解碼
2023-10-10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嚴重中風 心房顫動係元兇 新型薄血藥大減中招風險

分享:
【健康解碼】嚴重中風 心房顫動係元兇 新型薄血藥大減中招風險

不少市民知道心房顫動(房顫)容易引發中風,卻未必得悉背後的嚴重性,比一般中風更兇險:約一半房顫中風的病人,有機會病發後全身癱瘓。可是房顫卻因為病徵「深藏不露」,容易被忽視,宜定期找家庭醫生檢查身體,早日診斷及治療。確診房顫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薄血藥),可以有效預防中風。更有新型薄血藥具備「逆轉針劑」,如解藥般在緊急情況盡速止血,保護病患。

心臟科專科黃品立醫生解釋,房顫在香港的普及率由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不等,按年齡組別而定。另一方面,65歲以上長者病發率約7%。再者,房顫病人罹患中風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三至四倍,嚴重中風的危機亦大增。

五成房顫中風   或全癱傷殘

「全港約四分之一中風病人,中風原因來自房顫。最危險的是,這些由房顫引發的中風,往往比一般中風嚴重得多。50%因房顫而中風的病人有機會完全癱瘓,嚴重傷殘甚至死亡,因此及早診治顯得更為重要。」黃醫生說。

房顫之所以與中風息息相關,在於房顫的病理。房顫即是心跳節奏有問題,心臟無法穩定及規律地跳動,既造成心律不正,同時血液未能完全從心房泵出,從中積聚並形成血塊,若隨着血管流往腦部,有機會堵塞血管並引致腦中風。

Ad Block

黃醫生指出,房顫最典型徵狀包括心跳、胸口翳痛、暈眩、氣喘與冒冷汗等,但不足20%房顫病人出現病徵。「因此最有機會及早發現房顫的方法,就是定期檢查身體,每一年找家庭醫生把脈及量度血壓。期間醫生若懷疑病人有房顫跡象,會轉介病人進行心電圖檢查,去確認是否患病。」

病徵隱形  難察覺

他補充,血壓高是心房顫動最主要病因之一,建議有房顫家族史,或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房顫高危因素的病人,考慮每年找家庭醫生檢查身體,包括心電圖檢查。
萬一病人確診房顫,醫生診治時先審視病人身體狀況,如果病人本身有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會協助病人由基本做起,控制膽固醇和血糖至合適水平。此外,亦會處方口服抗凝血藥物(薄血藥) ,避免血塊形成並預防中風。

Ad Block

黃醫生續指,傳統薄血藥華法林(Warfarin)容易與中藥及其他藥物及食物相沖,引致凝血速度失控。每年香港都發生不幸病例,病人服用中草藥後,疑因藥物相沖影響凝血效果,引發腦出血致命。以數據而言,過往服用華法林的本地病人,因嚴重出血入院甚至死亡的案例,接近4%至5%。而且病人需要定時抽血去調校用藥劑量,如非必要,此藥現已甚少採用。

新型薄血藥   具備逆轉針劑

至於近年盛行的新型薄血藥,借助遺傳及分子工程學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與其他藥物及食物相沖的機會極低,而且配備固定劑量毋須再作調校,更可以準確地令到凝血速度,減慢至防止中風及血塊形成所需要的正確水平。有研究顯示,新型薄血藥有效減低兩、三成至一半中風機會,嚴重出血機會亦可減至少於千分至萬分之一,相對於華法林,實在安全得多。

Ad Block

部分新型薄血藥,更配備恍如解藥的「逆轉針劑」。黃醫生解釋,逆轉針劑效用儼如車輛的安全帶及氣囊般保護病人,若病人需要迅速止血,也有解藥可用。例如在突發情況,像進行緊急手術時,使用逆轉針劑後,只需一分鐘已可中和薄血藥藥效,把原本的抗凝血功能逆轉,以便盡快止血。解藥效力維持24小時,之後醫生可按情況,讓病人重新服用新型薄血藥,繼續發揮預防中風的功效。

黃醫生提醒,房顫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Ad Block
心臟科專科黃品立醫生

心臟科專科黃品立醫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