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解碼
2023-09-05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易中風 智能手錶監察 醫生檢查跟進助確診

分享: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易中風 智能手錶監察 醫生檢查跟進助確診

當「心跳亂了」由浪漫歌詞化為現實,就是令人困擾的「心房顫動」(房顫),亂跳的心有機會誘發中風,卻有九成病人沒有徵狀,防不勝防。幸而近年流行的智能手錶,以及電子血壓計,部分具備量度心脈功能,有助市民自行監察有否房顫跡象,再輔以醫生把脈或心電圖跟進,有望早日確診房顫,減低中風危機。房顫患者服用新型薄血藥,可預防血栓形成引發中風,部分新型薄血藥更具備「逆轉針劑」,萬一意外大量出血,也可作為「解藥」迅速止血,以策安全。

心臟科專科醫生、港大名譽臨床教授劉柱柏教授解釋,房顫是一種心律失常的狀態,「心房會出現350下或以上的快速跳動,並產生纖維化的顫動。」他說,除了心瓣膜疾病或心臟衰弱,心房出現不正常細胞而釋出不正常脈衝,亦是病因之一。

九成患者沒徵狀

「房顫帶來兩個後果,第一是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第二是心房跳得太快,無法有節奏地泵血,令部分血液形成血塊滯留在心房,尤其是左心耳。若血塊隨着血管游走至腦部,就會產生中風。」劉教授補充:「這是最主要的危機。」

Ad Block

雖然房顫症狀包括頭暈、心口痛和氣喘,然而九成以上病人沒有徵狀,部分患者甚至在併發中風後,才發現中招。劉教授說,要早日揪出陰險如斯的房顫,可以透過醫生把脈,而智能手錶與電子血壓計,也幫了繁忙的都市人一把。

「部分智能手錶以及電子血壓計,也具備量度心脈的功能,萬一心跳亂了有房顫風險,會出現警示,估計準繩度超過90%,但也有百分之十誤差。」劉教授從而提醒,當市民自行監察並發現房顫警示時,應立即向醫生求診,由醫生把脈並跟進檢查,包括透過心電圖、動態心電圖以及驗血等,去證實是否患上房顫。

Ad Block

心電圖   把脈驗血跟進

他又指出,中風而找不到原因的病人,接近三成其實由房顫引發中風,而且再中風的機會極高,因此這類病人亦應接受醫生檢查及跟進,早日偵測是否與房顫有關。

劉教授分析,房顫高危族除了心瓣膜疾病及心臟衰弱患者、甲狀腺問題、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外,年齡是最重要因素,約6%超過75歲以上長者患上房顫。另一方面,超級運動員亦因為進行高強度運動時,有機會令心肌加厚及心房發大,因而增加患上房顫的機會。

抗心律不正藥物   配合薄血藥治療

萬一確診房顫,醫生會考慮透過藥物治療,維持病人的竇性心律(正常心跳)以及心跳速率。至於中風危機,醫生會透過 CHA2DS2-VASc 中風風險評分表,從年齡、性別及有否心血管疾病等因素,評估病人中風風險,有需要則處方口服抗凝血藥(薄血藥),包括傳統的華法林,以及較少與中藥或其他藥物衝撞的新型薄血藥,避免形成血塊,從而防止七成中風機率。若患者不適合服用薄血藥,醫生會考慮進行左心耳封堵術(LAAO),避免血液在左心耳停留及形成血塊。

Ad Block

此外,部分新型薄血藥具備「逆轉針劑」功能。近80歲的房顫病人陸先生(化名),一直服用新型薄血藥。一次因骨痛誤服止痛藥,引致急性胃出血,醫生立即使用「逆轉針劑」中和抗凝血藥效得以快速止血,然後再作胃潰瘍治療。
劉教授說,「逆轉針劑」效用如解藥,主要在緊急情況如突發手術時應用,以便讓房顫患者盡快止血。待一段時間後,再讓病人重新服用薄血藥,恢復藥效。

劉教授提醒,房顫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