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0-01-27 07:00:00

跨世紀港島博物館 1日熟讀香港史

分享: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初三赤口可以拜神,亦可以拜訪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港島區就有三間博物館,從人文角度探討香港開埠前至今的發展故事。現在就出發去博物館!

 

中環半山:閱覽民主革命者孫中山故事

一代偉人孫中山與香港關係密切,位於半山的孫中山紀念館原址為香港華人富商何甘棠的宅邸,名為「甘棠第」,於1914年建成。紀念館展出多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短片,全面闡述孫中山的生平事蹟,以及香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維新與革命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甘棠第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鋼筋構建,並有供電線路鋪設的私人住宅,亦是香港現存少數的20世紀初建築物。整體建築屬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內部裝修瑰麗堂皇,弧形陽臺有希臘式巨柱承托,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陽臺牆身的瓷磚和柚木樓梯均保存良好,於201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鰂魚涌公園:「紅」赳赳跨過火海49載

威風八面的「葛量洪號」滅火輪是本港第一艘保存為歷史文物的滅火輪,也是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體積最大的藏品。展覽館內陳列豐富及歷史悠久的消防文物,周末更有曾在「葛量洪號」服役的消防員娓娓道來當年的威水史,增進大家對香港海上救援工作的認識。

「葛量洪號」可說是香港製造,1951年在黃埔船塢建造,翌年完成,得到時任港督葛量洪爵士伉儷主持下水儀式,於1953年7月正式服務港人。「葛量洪號」身長約40米,排水量503噸,航速每小時12.5海里,配備8座水炮,半小時可製泡沫15萬加侖,方便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曾經是世界最先進的滅火輪之一,直至2002年退役。經過五年的修復工作,2007年以全新角色再度服務市民。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柴灣:歷盡柴灣200年間滄海桑田變化

香港四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開始遷移至香港,也是開埠前其中一批最早的香港原居民,村落多達128個。當中,羅屋是一間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客家村屋,因戶主姓羅,而命其名為羅屋。羅屋屬典型「三間兩廊」式中國傳統民居,「間」指由四角支柱或四周牆壁組成的空間;「廊」指有蓋伸延部分。羅屋以中央的廳堂為「一間」,與兩側房間共組成俗稱「三間過」的建築格局,而在廳堂與大門之間的天井,兩側延伸的「兩廊」分別為廚房和雜物間。

隨着城市急速發展,羅屋的位置本來在柴灣海邊,填海後變成平地,原有村落亦繼而消失,羅氏後人於1960年代末遷離。

 

網址:www.museums.gov.hk

孫中山紀念館:展覽廳內孫中山等「四大寇」像。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陽台的金屬欄杆呈獨特花卉圖案。 孫中山紀念館:甘棠第的柚木樓梯及彩繪玻璃窗是原建築內最矚目的標記。 孫中山紀念館:瑰麗堂皇的白廳,摻合了中西風格設計。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19世紀末香港消防員所戴的金屬頭盔,威風凜凜。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這款水炮包含出泡或出水,藉以灌救不同類型的船火;另有水炮高台及電動吊機。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刻有「Alexander Grantham 1953」的銅鐘是用來當船隻在大霧時拋錨或繫浮泡,船員每隔1分鐘便敲打銅鐘,通知海面其他船隻,防止碰撞意外。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葛量洪號」的電掣房。 羅屋民俗館:中央正廳供奉祖先神位,每逢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時,均會在此舉行儀式。另外,木桌和木長椅等均是常見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睡房的設計實而不華,展出面盆架、妝嫁椅、木製嬰兒車等。 羅屋民俗館:雕花雞籠是眾多展品中,擁有精緻設計的傢具。 羅屋民俗館:客家人遇有節慶便會製茶粿賀節。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