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3-08-16 13:30:02

暈針|打針、抽血前必睇!了解暈針原因、預防方法

分享:
所謂的「暈針」,其實學名叫作「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是一種生理、心理造成的過度反應。

所謂的「暈針」,其實學名叫作「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是一種生理、心理造成的過度反應。

許多人打針、抽血後會臉色發白,覺得頭暈、想吐,甚至因此暈倒,這是因為「暈針」造成的。台南捐血中心何國維醫生表示,像捐血後暈倒事實上都不是因為貧血,多半都是暈針造成的,而暈針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暈針是甚麼?有哪些症狀?哪些因素會導致暈針?

所謂的「暈針」,其實學名叫作「血管迷走神經反應」。何國維醫生說明,血管迷走神經反應主要是由以下2因素造成的:

  • 生理因素:身體血液流失一定比例後造成的反應。
  • 心理:情緒焦慮、恐懼、預期疼痛等心理因素。

何國維醫生表示,暈針是一種生理、心理造成的過度反應,這些因素會使血壓突然下降,導致進入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產生頭暈目眩、噁心想吐、頭重腳輕、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冒冷汗等症狀,少數人會有暈厥、失去意識等嚴重情況。

暈針是一種生理、心理造成的過度反應,這些因素會使血壓突然下降,導致進入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產生頭暈目眩、噁心想吐、頭重腳輕、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冒冷汗等症狀。

暈針症狀不是貧血 預防方式有這些

由於貧血症狀(如:頭暈、臉色蒼白)與暈針類似,因此許多人常將相關症狀誤以為是貧血,甚至認為抽血、捐血會導致貧血,但事實上這些不適症狀大多都是暈針造成的。

何國維醫生提到,暈針是捐血人捐血不適反應的第一名,發生率遠高於瘀青,但暈針其實是可以被預防的,以捐血來說預防方式如下:

捐血前

 

捐血前 捐血前一天補充大量水分,尤其是天氣較熱的時候 捐血前一天應充足睡眠、不熬夜 捐血前應正常飲食(清淡為佳),勿空腹捐血 捐血前30分鐘再次補充水、果汁或牛奶等水分 捐血時找人陪伴 若曾有暈針反應,可先告訴護理人員以提供相關協助
補充水分

捐血前一天補充大量水分,尤其是天氣較熱的時候。

捐血後

 

 

捐血後 捐血後至少休息10至15分鐘,確定沒有不舒服後再離去 捐血後補充水分和點心,使身體適應調節血量 捐血後6小時內勿飲用酒精類飲品、勿浸溫泉、勿焗桑拿 捐血後24小時內多補充水分 捐血後24小時內勿劇烈運動,例如打波、賽跑、游泳等

 

 

何國維醫生表示,簡單來說只要在前一天睡飽一點、吃飽一點、水喝多一點就可以有很好的暈針預防效果。

Ad Block
點心

捐血後補充水分和點心,使身體適應調節血量。

而大眾在打針、抽血前也可依上述原則來預防暈針產生,多補充水分並避免熬夜、空腹、酒精等。此外也要放鬆心情、避免過度緊張,聽音樂、觀看影片、與人交談等分散注意力也有助於降低恐懼、疼痛並預防暈針。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