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5-08 06:00:00

柏金遜症的緩慢退化

分享:

柏金遜症病情發展緩慢,通常不會直接縮短患者的壽命。而由初期發病到晚期階段,患者有二、三十年的壽命並不鮮見。究竟病情是如何演變的?現時醫學界常用「Hoehn & Yahr階段表」,以患者沒有藥物療效下的表現來分辨病情進度,大致分五期:一至二期屬早期、三期為中期,四至五期便屬晚期。但要留意,五個階段進展時間並不平均,有些早期患者的病情可維持十年或以上。所以,及早接受適當診治及治療,有助保持病人的生活質素。

根據「Hoehn & Yahr階段表」,柏金遜症的第一期患者,會有震顫、動作緩慢及肌肉僵硬等運動徵狀,並只出現於一邊肢體,雖然徵狀肉眼可見,但並不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例如換個姿勢或使用其他身體部位,震顫便可改善。第二期的徵狀會由單肢發展至雙肢,最先出現徵狀的一邊情況較差,但患者仍能應付生活所需。

病情至中期階段,僵硬情況漸趨嚴重,病人因難以控制雙腿並影響平衡力而開始容易跌倒,尤其由闊路突然走進窄路或轉彎時。發展至第四期,患者勉強可站立,但走路需使用拐杖,穿衣、上落床等日常自理亦需別人輔助。踏入第五期,絕大部分患者需要別人照顧,亦有機會出現認知問題如幻覺、妄想等。

有本地研究指,病發十年後,約六成患者的病情會發展至中期及後期;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平衡力受影響;約四成半患者出現認知問題,情況與外國研究結果吻合。
(柏金遜症200周年系列之四)


作者為香港運動障礙學會委員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曾建倫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