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上腰盆骨痛,不一定與腰椎間盤突出有直接關係。
不良姿勢引起的腰痛是指由於工作、學習中姿勢不良,導致腰背部的筋膜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受力不平衡,從而引起腰背部筋膜肌肉慢性勞損,產生的慢性腰背部疼痛。
腰背部筋膜張於腰背部肌肉之間,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長時間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腰背部區域力學失衡,腰椎生理前突消失,曲度變直,加速腰椎退變,引起腰背部筋膜炎症,從而加重腰部疼痛。
腰背部筋膜炎是一種可以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慢性疾病,其實質是將腰背部肌肉包裹起來的筋膜纖維炎症,病因包括腰背部肌肉筋膜的勞損、彈性減退或纖維素的黏連。腰背部筋膜炎患者多投訴腰背部、臀部彌漫性疼痛,晨起時疼痛劇烈,輕度活動可減輕,重度活動後疼痛加重;常與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下腰痛混淆。
腰背部筋膜炎常有明確的誘因,如寒冷、潮濕或過度勞累等,發作後持續數日或數周可自行緩解,但易復發,無嚴重併發症或後遺症,不會出現下肢根性痛或神經損害症狀,X光片及MRI亦無異常發現。
另外,盆骨骶髂關節勞損患者一般均為重體力勞動者,其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性、彌漫性的腰痛,以腰骶部為最重;脊椎活動一般不受限,壓痛點位於骶髂關節附近,有腰肌痙攣,卧床休息後可以好轉。X光片及MRI常無異常發現;刺激激痛點可有效消除痛楚。
而椎間盤突出的腰痛位於第四腰椎及第五腰椎間,又或第五腰椎與第一骶椎間隙旁,脊柱活動受限,叩擊痛點時可伴有放射性坐骨神經痛,MRI可見相應椎間隙狹窄。
作者為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