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1-17 11:15:00

老師,我怕交功課!

分享:
圖:Wing Leung

圖:Wing Leung

記得數年前遇上一位學生,當時他大概是 18 歳。他經常缺課,即使上課時也總是睡覺。有次下課後我不禁問他:「發覺你每次上課也睡覺,可以告訴我是甚麼事嗎?」當時他回答說「我真的很累。」直覺覺得他有難言之隱,之後的課堂他也有出席,但在堂上繼續安睡。有時偶然也會問他原因,他同樣答真的很累。

他交功課有一個的特別模式,他只交中期匯報,當要交學期末報告的時候,他總會缺席。

那天,正是交期末報告的時候,他私下來問我:「老師,我可否不交這功課。」我也是同樣問他:「可以告訴我是甚麼事嗎?」那時他低下頭結結巴巴地說,他很「害怕」交功課。

adblk5

原來他並不懶惰,而且早已把功課做好,但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不敢交出來。跟他傾談了一會,最後他也決定不把功課交出來,而且選擇重讀。作為老師的我,尊重他的決定。

那次傾談之後,他開始察覺自己刻意欠交期末報告的行為是源於一種莫名的恐懼。

他向我透露,以往欠交功課或上堂睡覺時,他通常只會被老師罵或被懲罰,心中從而生起了憤怒的情緒和自責的想法。這些強烈的情緒完全蓋過了他「怕自己功課做得不好」的恐懼,故從來也不知自己「怕」交功課。

adblk6

自那次傾談後,他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原來他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晚上不能入睡,早上沒精神上課。

每個行為的背後也可能源於某種情緖,例如「害怕」自己不夠好,使他「逃避」交功課。要幫助一些所謂「懶散」,「無心向學」,「成績欠佳」的學生,可能就要我們先放下成見,主動去關注和了解,這樣才能打開學生們的心理屏障,有機會與他/她們去窺探表徵問題背後的困擾!

不要小看一句誠懇的關心,那是增加當事人安全感的鑰匙。試想想,年輕人背負著懶散,不如人的標籤,真的需要身旁的成年人體諒,才有勇氣去把內心的話說出來。

adblk7

倘若有一天你的學生能走到你身旁,主動告訴你,「老師,我怕交功課,因為……」

老師,你成功了!

 

作者: 何堃嘉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