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3-05-05 04:31:34
日報

是與非的日子

分享:
是與非的日子

是與非的日子

前天五月三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昨天五月四日,是「五四運動」紀念日。這兩個日子放在今天的香港,則是一個令人感慨的日子、各有話說的是與非的日子。不過,即使有不同的答案,但相信真正的答案已在市民心中。

據「無國界記者組織」2023年的報告,在全球一百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在一百四十位,比去年稍升八位。但翻查資料,2002年時香港排名十八,這又是何等明顯的瀑布式下滑。

港府表示香港有《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和《港區國安法》的有關條文保障,認為上述排名全無事實根據。不過,關鍵在於如何落實?千萬不要以為說了就等如做了。有關方面認為,各種自由都不是絕對的,在西方國家也有某種規範。沒錯,但關鍵是按甚麼標準執行?

對老百姓而言,這些話題已經老掉牙了。大家彷彿習慣了接受現實,無論是逆來順受,還是心甘情願,也感到無關痛癢。不過,另一個現象倒引起各方關注:在香港的新聞自由不暢,但與香港有關的新聞卻在海外湧現;一批香港新聞人離港,卻在其他地方繼續關心香港。也許這樣會出現某種疏離,但總比「身在香港卻視而不見」的現象更有意義。

近日還有一個現象:銅鑼灣忽然變了「姜濤灣」,人們不需申請,毋須經過批准,自然而然集中起來,同樣井井有條,用身體語言表達了很多沒有說出來、或者不便說出來的話。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被視為「黨的喉舌」的內地傳媒人為了澄清外界疑慮,最近也說:「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新聞機構採取強干預做法,絕對不是黨領導媒體的初衷,而是嚴重官僚主義的表現。」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官僚主義的普遍性。且看,中國的新聞自由指數今年跌至尾二,僅高於北韓。

中國當然認為這些排名只是抹黑中國。不要緊,各有話說,隨便!只是說了之後的反應和效果卻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民意就是水,堵截之後會變水蒸氣,上升而跨越水壩。民意也是空氣,如果全部毀滅,即把空氣中的氧氣也毀滅了,毀滅者也會失氧致死。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