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7-12-01 06:00:00

華盛頓學派的前世他生

分享:
圖為芝大校舍設施。

圖為芝大校舍設施。

「在一條很多行人走的路上,你放一百元鈔票在地上,那鈔票會不見。你事後可以解釋,鈔票不見是因為有人偷了。值錢東西怎會不給人拿走?這是解釋。但你也可以事前推斷,我把鈔票擺在那裏,沒有風吹,沒有警察,鈔票會不見。這是事前推斷,未曾發生的歷史可以推斷。」是的,經濟學是唯一可事前推斷出鈔票會在怎樣人為條件下會不翼而飛的科學,物理學做不到,生物學亦做不到。

從港大到芝大再到克大,廿年來在不同地方遇到認識張五常的朋友都向我提過這華盛頓學派的口述傳統。上星期到深圳參加《佃農理論50年研討會》,經典重現,同場還加映了一場小實驗。話說大教授當時正在台上與幾位來自芝大的老友談論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學派與七十年代的華盛頓學派,談到這個口述傳統時,曾與張五常在芝大共用辦公室的Deirdre McCloskey把一張廿元鈔票掉在地上。沒有風吹,沒有警察,當台下一眾經濟學者仍在乖乖聽書,我跑到台下把那鈔票拿走,事實再一次證明大教授推斷無誤。

Deirdre向來看得起我這個小友,等到討論結束我向她提出一個她無法拒絕的交易,我把身上四張五元鈔票交給她,條件是她要在那張廿元鈔票上親筆簽名。Deirdre覺得有趣,還着我不要忘記向張五常、Yoram Barzel、Levis Kochin和Lee Benham其餘4位講者索取簽名。今次無本生利,你認為我這張代表華盛頓學派的廿元鈔票值多少錢呢?

跟隨過艾智仁一段日子的舊同事Daniel Benjamin說得好: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着重解釋路上為甚麼不會找到百元鈔票,洛杉磯學派的經濟學則強調推斷誰令那百元鈔票不翼而飛。兩個經濟學派其實是一個銅幣的兩面,拿走鈔票的當然是好彩數的聰明人(一笑)。張五常多次說過,他屢遇明師的彩數無人能及,集兩大經濟學派所長然後自成一家,華盛頓學派便是七十年代由幾位好彩數的聰明人創立。

今天,我們都知道華盛頓學派的3個關鍵人物是張五常、巴澤爾(Yoram Barzel)和諾斯(Douglas North)。張五常屢遇明師的經驗我不用多說,巴澤爾和諾斯的老師又是誰?

信不信由你,雖然論聰明我及不上大教授,但屢遇明師的彩數我其實與他不相伯仲。巴澤爾的老師夏保嘉(Al Harberger),當年是芝大的系主任,今天是我在克大的同事。諾斯獲得諾貝爾獎時說過他的經濟學是跟一位名叫Don Gordon的舊同事學的,Don離開華大後亦是去了克大,而他的兒子Dave Gordon既是著名宏觀經濟學家亦是我在克大的老友。經濟思想史將來會記得,21世紀之後,華盛頓學派在克林信大學發揚光大。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