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8-10-04 06:00:00

貿易戰理論之二: 中國的軟肋在情報系統

分享:

昨天說過,貿易戰對美國沒有好處,對中國的壞處也不多,而今日,我卻打算洩露一下國家機密,講一講究竟甚麼招數,才真正對中國有著最大的傷害。

中國曾經成為不少大企業生產基地。(資料圖片)

中國曾經成為不少大企業生產基地。(資料圖片)

中國有13億人口,國內市場比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韓國加起來都要大,玩貿易戰是打垮不了中國的。問題在於,中國最欠缺的是甚麼呢?


答案是:技術。


中國從1949年開國以來,從來是一個技術缺乏的國家,基本國策就是千方百計,從外國學習技術回來,方法包括了正規的國家間技術轉移,如開國初期的以蘇聯為師,到不合法的間諜活動,有軍事的,也有商業的。甚至是火箭、核彈、人造衛星等等高科技,都是靠著情報系統,再加上自主研發,兩者合併起來而完成的。


六十年代,中蘇交惡後,中國沒有了學習技術的渠道,當時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之一,就是把外國的所有汽車、電器等等,都用寶貴的外匯買回國內,然後拆件研究,再重組起來……中國的工業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學回來的。現時中國發了財,也沿用這老方法,不惜工本在海外收購Hummer、Volvo等車廠,都是用著同樣思路。


此外,每個去過國外的中國人,都會把所見所聞告訴國家,因為在當時鎖國的中國,每一條資訊都很珍貴……這「優良」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天,而且發揚光大。


換言之,中國的真正「核心技術」,並非它的生產流程,而是其情報系統。


例如說,中國從2008年開始,有一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便是現時美國的主要打擊對象,近來已抓了不少華人,被控以間諜罪。


又例如說,把一些高科技工廠,如iPhone等生產基地,撤離中國,也是有效的遏止中國科技轉移的方法,雖然中國掌握不了研發,但控制了生產線,也會對發展上游的研發大有幫助。事實上,這幾十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就是從開工廠,掌握生產線開始。


我並不認為美國會蠢到以為貿易戰可以打倒中國,所以我堅信,它只是以此來打開中國的金融市場,因為,金融又是中國的另一條軟肋。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