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7-05-17 06:00:00

器官捐贈「市場化」

分享:
圖為瑪麗醫院。(資料圖片)

圖為瑪麗醫院。(資料圖片)

近日疑似醫療事故一單接一單,先有一位母親因腎病配漏藥引發急性肝炎,兩度換肝後,情況仍然危殆,早兩日又有另一位少女因腎病洗血時,導管插穿動脈,引致嚴重併發症,現在情況依然嚴重。 


我不是專業醫生,不能分辨這些事情的發生是出於手術、檢查和治療期間有機會出現的身體狀況,還是醫護出錯的醫療事故。無論如何,經過傳媒報道後,大眾對香港醫療系統的信心肯定有減無增。根據衛生署紀錄,在上星期傳媒報道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後,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個案突然大增。 


無疑,香港的善心人不少,從當初那位母親求換肝的報道剛出街時,不少人自告奮勇捐肝就可見一斑,那位真的把自己的活肝捐贈予一位陌生人的小姐更是勇氣可嘉,但從近日不少人因疑似醫療事故,而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見,單單靠大家的善心來讓人生前死後捐贈體內一塊肉予一個陌生人似乎是有點過分樂觀。 


器官移植供不應求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問題是有方法解決嗎? 


供不應求的原因不外乎是供應的誘因不足,以及供與求之間的關係沒有理順所致。要解決這兩方面的難題靠的是要一個有效率的市場。我不是鼓吹器官的自由買賣,這做法不會符合一個文明社會的道德標準,政治上亦不可能實行。

Ad Block


假如有甲和乙兩位病人需要換腎,但他們家人的腎臟都因各種原因,不適合移植到各自的家人身上,但卻適合移植到對方的家人身上,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市場」可讓甲和乙兩家作腎臟的「交易」,豈不是一個雙贏的辦法? 


美國有兩位理論專家曾就成立腎臟互換的「市場」作研究和建議。其背後的理念跟我上面提到的例子差不多。當然,實際操作時還會有不少難題,如很多時配對的不是兩、三個,而是六、七個家庭,更曾有配對30個家庭的個案。怎樣有效令互不相識的家庭作配對以及怎樣防止有家屬臨時「縮沙」都是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Ad Block


香港其實曾經有交換活肝的先例。在2009年,兩個互不相識的家庭透過瑪麗醫院換肝中心的安排,並在兩名捐贈者答允後,進行交換活肝的移植手術,最終兩個家庭因此受惠。


不過,香港目前在道德和法律上的障礙,加上沒有相關資料庫,亦令市場難以確立,互不相識但血型吻合的家庭,由於沒有渠道互相配對,這些因素都令活體器官互換在香港未能發展起來。我真心希望醫管局可以參考美國的經驗,考慮引入這類腎臟或肝臟的移植「市場」,為腎和肝病病人帶來新希望。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