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7-10 05:15:00

天灸非針灸 虛寒無得留

分享:

炎炎夏日,除了享受消暑佳品,也是時候未雨綢繆,接受三伏天灸。天灸並非針灸,毋須針刺或燃艾,也能做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天灸療法源遠流長,背後理論是「冬病夏治」。虛寒的病證,例如鼻敏感、哮喘、宮寒經痛、胃寒胃痛、手腳冰冷等,在冬天特別容易發作或加重。因此,在夏季最炎熱的三伏天,陽氣最盛的時候,敷貼辛溫的中藥,扶助人體陽氣,以防治疾病。

三伏天灸做法簡單快捷,由中醫師望聞問切後,根據不同病證,在體表選取合適的穴位,敷上性味辛溫的中藥,例如芥子、細辛、附片等,使局部皮膚紅赤充血,甚至起水泡。選用的穴位數目多寡也因人而異。成人的貼藥時間一般為60分鐘,小孩則貼15至20分鐘。若貼藥的部位感到灼熱難忍時,可提前除去藥貼,再以清水徹底清洗皮膚表面,避免殘留的藥物繼續作用於皮膚。

天灸本是一個發泡的療法,敷藥後皮膚或會出現紅腫、灼熱、疼痛,甚或出現水泡,以上皆為正常反應。如出現水泡,切勿搔抓,避免傷口受到感染。

另外需要注意,並非人人適合天灸療法,譬如孕婦、發燒、咽部發炎腫痛、皮膚過敏和嚴重高血壓人士都不宜做天灸。如果不確定體質是否適合做天灸,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三伏天轉眼將至,7月12日為初伏正日,7月22日為中伏,8月1日為末伏,快快把握時機,擊退虛寒病證。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敎研中心(香港仔)吳子杰醫師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