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1-26 04:30:51
日報

產後抑鬱的中醫認識

分享: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的中醫認識

生育是人生大事,尤其對女性而言,成為母親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與承擔。面對各種改變,抑鬱是產後常見的情況,參考衛生署的數據,大約13%至19%的產後婦女有此情況。產後抑鬱多數在產後2周出現,第4至6周症狀明顯,也可於產後一年內發生,甚至持續數年。

產後抑鬱聽起來是個現代的病名,但其實中醫古籍已有「產後驚悸恍惚」、「產後怔忡驚悸」等記載,如《陳素庵婦科補解‧產後恍惚方論》:「產後恍惚,由心血虛而惶惶無定也……似驚非驚,似悸非悸,欲安而忽煩,欲靜而反憂,甚或頭旋目眩,坐臥不安,夜則更加,饑則尤劇」。

生產過程中短時間的大量失血,容易導致產後多虛多瘀的體質。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諸血者,皆屬於心」,而心藏神、主神明。失血過多會影響心的正常生理功能,即出現神不守舍,心慌不定等症狀。

曾有本地大學做過臨床研究,發現以頭部電針為主的針刺治療,可有效紓緩產婦的情緒狀態,選用穴位包括百會、印堂、太陽等。惟其他針刺治療情緒病的研究,未能完成者較多。故此,建議有需要的產婦在家人的支援下接受適當的中醫治療,以有效改善因產後體質改變引起的各種不適,相信對產婦、新生兒,乃至整個家庭都會有莫大的幫助。

本會基佑綜合醫務中心設有中醫婦科專項服務,詳情可參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網頁https://bit.ly/ymca-ky或致電2577 9375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資深中醫師高琳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