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笨蕉大劇院》舞台劇
還記得2024年第四季那場熱鬧非常的「劇場夜繽紛」嗎?四齣重磅作品自11月1日起接力上演,橫跨至今年2月底,為本地劇場界注入動力與生機──彭秀慧的獨腳戲《失憶【諒解】備忘鹿》打響頭炮;風車草劇團的《餐廳》於11月28日開鑼;黃子華與劉嘉玲主演、黃詠詩編寫的經典劇作《香港式離婚》12月13日起第五度公演;另一齣獨腳戲、蘇玉華擔正的《完美證供》則在12月27日壓軸亮相。當時全城撲飛、人人趕睇騷,表演場地人潮再現,熱鬧盛況近年少見。
事隔兩個多月,「劇場夜繽紛」再度出現,而且比去年更繽紛、更熱鬧。重點是,今次不再是「劇接劇」,而是多劇同步公演。單是上周五(5月9日)晚已有五齣舞台劇同時在五個表演場地演出,若以上周至本周(5月5日至18日)計算,兩星期內更有七齣劇目接連開鑼,認真誇張。包括香港演藝學院40周年重點音樂劇《我佛無著經》(5月7日);黃詠詩主演、第11度公演的獨腳戲《破地獄與白菊花》(冰火重生版)(5月8日);剛奪「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朱栢康,聯同麥沛東、COLLAR成員李芯駖與「劇帝」魯文傑主演的群戲《你好,打劫!Reunion》(5月8日);黃秋生與陳淑儀重演潘惠森經典劇作《螳螂捕蟬》(5月9日);另一「劇帝」鄭君熾(阿佐)主演的百老匯傳奇音樂劇《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香港版(5月10日);王菀之、白只、楊偉倫(阿卵)、韋羅莎、小薯茄蔡曉童(童童)與MIRROR副隊長AK(江𤒹生)六星拱照的《SUCK樂園》(5月16日);以及香港話劇團的《塘西馴悍記》(5月17日)。睇劇講緣分,就算心裏想全部都睇,最終因為「撞期」錯失欣賞《我佛無著經》的機會,同時也得考慮體力,如此多騷,資深劇迷如我也真心睇到有啲攰。
話雖如此,未來一段時間新劇繼續嚟。下一波公演的有連詩雅、黃浩然、姚焯菲、海兒、COLLAR成員Winka(陳泳伽)、MIRROR成員Tiger(邱傲然)、P1X3L成員Phoebus(吳啟洋)七人主演的音樂劇《三•八》(6月13日);朱栢謙、唐詩詠與RubberBand主音6號(繆浩昌)主演的《妻迷》(6月27日);王菀之與謝君豪再合作,演繹英國劇作家David Hare的經典舞台劇《Skylight》港版《Skylight 天色 2025》(7月17日)。萬眾期待、「軟硬」繼2014年的《笑の大学》(軟硬版)後再次同台,與韋羅莎和柯煒林一同演出的《笨蕉大劇院》(8月8日);早前在「第33屆香港舞台劇獎」橫掃7獎、風車草劇團《Di-Dar (Comeback)》(8月15日)。阿卵、白只和邱頌偉(阿雞)三人主演的《消極之鬼二》(8月29日)。連同其他「非星級陣容」劇目和中小型演出,劇迷不愁沒節目,只怕荷包大收縮。
2025年劇場如此熱鬧,絕非偶然,背後很大程度與經濟環境有關。無論外圍氣氛如何低迷,市民始終需要娛樂,只是更加精挑細選,不只要「好睇」,更要「抵睇」,所以卡士吸引、有口皆碑的舞台劇最受歡迎。且看去年首演一票難求的《Di-Dar》,重演版《Di-Dar(Comeback)》20場門票開售不久就極速沽清。早前我在「舞台劇獎」頒獎禮訪問梁祖堯,問他有沒有機會再加開多幾場,他直接說不會:「加唔到,今年冇㗎喇,下年啦!」另一方面,面對疲弱市道,投資者亦變得更加審慎,相比拍攝電影動輒耗資千萬、回本周期長,籌辦舞台劇的成本相對可控、回本亦較快,甚至未開騷已可透過預售門票令資金回籠,對不少主辦單位而言,搞舞台劇似乎更為穩妥亦更吸引。
不過搞騷始終是一場賭博,並非所有娛樂主導的喜、鬧劇都能穩賺不賠。周三(5月14日)在戲曲中心大劇院觀賞《螳螂捕蟬》,演出後黃秋生回答觀眾提問坦言「劇場難做」:「講真,我哋以前做廿幾場都爆(滿)嘅,而家做十幾場都仲有窿(空位)嘅,咁大家自己諗啦係咪先?」沒有掩飾票房壓力。黃詠詩亦於《破地獄與白菊花》(冰火重生版)謝幕時說,一連22場的演出,目前第三周(5月20日至25日)尚有小量門票,呼籲觀眾入場支持。我認為此劇娛樂與資訊並重,阿詩一人撐足全場,唱、跳、演樣樣齊,連「破地獄」流程都足本送上,實在沒有不看的理由。回想2022年10月的第10度公演(心靈通渠版),當時剛從英國返港後確診COVID-19需要家居隔離,早早留位仍然無緣入座「揼晒心口」。等了三年終於等到第11次公演,今勻決定睇兩場「補數」。劇情一樣、笑位不變,依然毫無冷場,證明此劇歷久常新。錯過今次,也許要等到2028年20周年紀念才有機會再見,奉勸大家珍惜當下,有得睇就好睇。
正因如此,上文提及的《笨蕉大劇院》必須撲飛,因為軟硬同台合演舞台劇,真的不知有沒有下次。到底這齣劇的故事講甚麼?周一(5月12日)在《笨蕉大劇院》Facebook專頁公開的宣傳海報上可能找到一些線索。從海報中所見,導演是今屆「香港舞台劇獎」悲、正劇「劇帝」鄧偉傑,編劇則是李偉樂,下方還有一句細字:「故事源自YANNICK Merci Quentin Dupieux」。
按照字眼求問Google大神,《笨蕉大劇院》極可能跟法國導演Quentin Dupieux執導、2023年上映的電影《YANNICK》有關。故事發生在巴黎,以一場舞台劇演出作為背景。劇情講述一位本身是停車場看更的觀眾Yannick(由Raphaël Quenard飾演),對於正在上演的喜劇《Le Cocu》感到不滿,認為劇情無聊,於是中途企起身打斷演出;最後更持槍挾持劇院,強迫演員按照他的新劇本重新演繹。留意海報細字寫的是「故事源自」而非「改編」,究竟編劇李偉樂筆下的《笨蕉大劇院》劇本是否以《YANNICK》作為故事開端,往後劇情發展都是重新創作?就要買飛入場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