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娛樂
2023-01-06 04:29:20
日報

認識煇黃之必要

分享:
認識煇黃之必要

認識煇黃之必要

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

作為2023年第一篇專欄稿,原本計劃寫「2022年度我最喜愛的香港電影(紀錄片)」、張婉婷執導的《給十九歲的我》;直至元旦去亞博睇完「叱咤」之後,又覺得需要寫點甚麼。豈料網民仍在沸沸揚揚討論「COLLAR終於齊人好感動」、「姜濤係咪肥咗」、「點解林家謙唔同Do姐講多謝?」(事實上他在現場有講,只是說的時候咪高峰還未收音,電視觀眾才有此誤解)、「軒公竟然冇獎?!」之際,翌日(1月2日)「大劉」劉鑾雄為全港市民送上「新年禮物」──長達個半鐘的記者招待會,不單止澄清再三否認與前女友呂麗君復合的傳聞,就連講足廿年、相信年輕一輩沒聽過的「塞春卷」傳聞也說了,若以研究流行文化的角度出發,也應該寫一篇。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截稿前一天(1月4日),加拿大那邊傳來噩耗:顧嘉煇走了,終年92歲。

教父首作廣東歌

煇哥作為「香港樂壇教父」,實在沒有不寫他的理由。試想像,要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沒有他龐大的歌曲創作量和驚人的作品傳唱度(當然黎小田、許冠傑等人的音樂創作亦居功不少),為本地樂壇開天闢地,相信今時今日大家不會如此順理成章的高呼「我哋一齊撐廣東歌!」甚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也未必能夠牢記在心。換句話講,我們若然冀望廣東歌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就必須認清它的歷史脈絡,因而有必要認識顧嘉煇這位大師,到底他做過甚麼「勁嘢」。就連一直教很多人仰望的填詞人黃偉文,也視煇哥為偶像,在IG發帖悼念他說:「你的作品是香港人的寶藏、廣東歌聖山上的標誌石。」這就要從1972年說起。

那年盛夏(歷史記載為8月2日),改編瓊瑤同名小說的連續劇、黃淑儀主演的《星河》在無綫電視翡翠台首播,這是顧嘉煇自1968年加入大台擔任音樂總監之後首次為港劇創作主題曲。奇怪是,一套用廣東話講對白的劇集,主題曲(由詹小屏主唱)竟然是國語歌,可見就算「廣東歌開山祖師」許冠傑的《鐵塔凌雲》於1972年4月14日在第二季《雙星報喜》第一集首度獻唱,以至「煇哥」創作第一首以廣東話演繹的港劇主題曲、鄭少秋《煙雨濛濛》於1973年3月推出,這兩年間,本地樂壇依然由國語歌主導。直至1974年3月、煇哥為「天林叔」王天林(王晶父親)擔任編導、「King Sir」鍾景輝監製的民初劇《啼笑姻緣》創作同名主題曲,並邀請擅唱歐西流行曲的仙杜拉演繹(很多人以為是李司棋主唱,實情是她在鏡頭前對嘴演戲),憑一句「為怕哥你變咗心/情人淚滿襟」(葉紹德填詞)唱到街知巷聞,成功將粵語流行曲變為樂壇重心。
 

Ad Block
Ad Block

《獅子山下》的窩心

乘着「電視撈飯」成為港人生活習慣,加上港劇崛起,廣東歌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迅速,煇哥遇上盡展才華的黃金機會,他的作品,透過大氣電波響遍全港。2018年曾為音樂網站「音樂滿瀉」撰寫「港劇50年必聽20首經典歌曲」專題,結果煇哥作品佔半,實在厲害。事實上,10年前因為報讀文化研究碩士,開始認真考究香港電視發展歷史,才真正明白「煇哥」的勁是「犀飛利」的,他筆下的旋律變化多端,層次豐富、格調高雅之餘,最重要是每一首都有記憶點,只要前奏響起,你就會知道是哪首歌。譬如《家變》(1977)與《強人》(1978)都由羅文主唱,但歌曲予人的感覺是,前者柔,後者剛;而去到《獅子山下》(1979),又會感到樂韻如冬日陽光般溫暖,令人窩心。以自己也是創作者角度去想,要做到像煇哥這種水平極不容易,根本是「神」的級數。

Ad Block

煇黃作品之盛世

當然,要是沒有黃霑為顧嘉煇的旋律譜詞,世人也不會讚頌至今。因為有霑叔,煇哥的音樂創作才做到真正膾炙人口,開創名副其實廣東歌的「煇黃盛世」。強強聯手之下,佳作無數,除了上文提到的,還有《狂潮》(1977)、《風雲》(1980)、《輪流轉》(1980)、《親情》(1980)、《上海灘》(1980)、《用愛將心偷》(1980)、《倆忘煙水裏》(1982)、《萬水千山縱橫》(1982)、《今晚夜》(1982)、《忘盡心中情》(1982),以及「射鵰三部曲」《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及《世間始終你好》(1983)等等。其中「射鵰三部曲」絕對是「煇黃聯乘」的高峰,三首歌曲格調截然不同,或古雅或奇幻或澎湃,而且都是對唱歌詞(還要不重複!)又要將廣東話寫詞的技巧與金庸原著的故事內容糅合,難度極高,實為本地樂壇的劃時代之作。
 

Ad Block

如此天作之合,只此一次,沒有encore,正因為煇黃無數精湛曲詞,才能讓後世知道,香港的黃金時代確實存在過。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