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12-24 14:00:00

專注價值的重要

分享:

作為慈善機構的管理人,很多時候都會覺得那些機構的宗旨理念只是「唸口簧」,如同一般普世價值或締造世界和平的口號一樣,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最近,我修讀了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之課程,教授常常提醒我們要反省機構營運的「0號問題 」(Question Zero),也就是我們作為非政府組織存在的原因。每一個非營利機構皆必須有三種元素,即其理念宗旨、外部支援和內部執行能力,缺一不可,沒有了理念和宗旨的持守,你很容易便會迷失方向。理念和宗旨的訂立首要條件就是你自己對相關議題要有相當的熱誠,它們亦不是遙遠得難以量度。宗旨和理念其實擔當著三個重要的角色。第一,就是規範機構營運工作的界線,很多營運者都會忘記當初寫在會章內的宗旨,其實有其法定的規範。第二,就是在營運歷程中鼓勵團隊跨過漫長的障礙賽,在營運之初每個人都是一腔熱誠充滿力量,可是在中段時一定會遇上乏力的狀況,這時便需要透過温習理念初心,鼓勵團隊一起前行。第三,就是機構和團隊工作表現的量度,如果我們不𨤳清機構的理念和初心,怎能量度每個活動其實是否有效?

adblk5

除了宗旨和理念,第二樣非常重要的就是外部支持。外部的意思是他們不是屬於機構日常運作團隊,需要你多花唇舌令他們明瞭到營運機構的模式,為社會帶來什麼裨益。近年間越來越多人提倡Impact Analysis(效益分析),我本來對這個課題一竅不通,因此引起了我參與哈佛課堂的念頭,而Impact Analysis當中的input就是我們所投入的不同資源,output就是我們所策劃舉行的活動如何呈現,outcome就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短中長期的成效,而最後的impact就是如何將outcome連繫到機構宗旨和理念的遠景上。以上的說法看似有點空泛,確實不容易明白,因此必須理清兩三個重要的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s)包括不同質性和量性的指標,讓我們能夠量度工作的成效,好讓機構以外人士了解。其實,Impact Analysis 是要讓不同的外部持份者更容易明瞭到你機構的運作模式,如何創造社會價值,簡單來說,就是一套更容易溝通的語言框架,去陳列機構在創造社會價值的效率。另一方面,Impact Analysis更協助不同機構在營運時,在發展生涯歷程中建立持續反思和學習文化,好好找出適當的KPI質性和量性指標,確保工作走在應走的路上。

當中我們常聽到不同的挑戰,就是非牟利機構常常將資源投放在沒有金錢價值的事情上,卻忽略了可持續性的發展。可是我們必須要緊記,眾多的慈善機構和非牟利組織根本上便身處在市場不均和價格失衡的環境中,不然商業運作和自由市場便能自我解決。慈善機構的特色就是對相關服務有需要的人通常都負擔不起當中的資源和市場價格,因此在營運時常常都需要徘徊在不同的持份者當中。因此我們更需要做好企業管治持守宗旨的部份,讓外部支持能明瞭當中的運作模式,信任其社會價值。

adblk6

第三部份,就是自身團隊的執行能力。如果慈善機構能持守宗旨和外部支援,可是沒有具效率的團隊和管理,最終只會流於紙上談兵,無論推廣宣傳有多好、遠景有多美輪美奐,執行上來只會強差人意。一個實幹的團隊,首先領導才能甚為重要,需要有勇氣面對重重不確定的挑戰,願意在缺乏全面知識和資訊下找出路,將複雜事情簡單化,找方法逐一驗證,並且在面對失敗時勇於承擔,修正後重新出發。勇於接受、陳述、溝通、承認和管理風險更是領導才能中關鍵的一環。第二,管理策劃的人才,需能夠在資訊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全面執行政策,在其崗位中與不同持份者、供應商、合作夥伴、同事一起好好合作,管理不同合作單位的張力。第三,具策略性思維,即是在團隊當中從善如流並能讓不同的人表達出其觀點,在開放的環境上作出合乎機構宗旨和理念的抉擇。因此在具成效的團隊裏,必須建立喜歡學習、不怕修正錯誤、勇於承擔、一同好好合作的文化。

adblk7

另外值得分享的是,不少的機構有良好高效的領導才能和執行團隊,它們卻常常被外界人士挑戰,指其宣傳推廣的效率欠佳。當然精益求精是好事,但必須弄清優先次序才能將資源用得其所。畢竟在慈善機構角度看,建立品牌、公眾教育宣傳之成本都較為昂貴,資源投放多了容易被不懂慈善機構運作的人垢病,故此必須具策略和針對性,因為我們的服務不需要全香港都認識,反之讓目標受惠群組和相關有興趣支持的持份者了解得到才是上策。

另一方面,我們見到不少的初創機構,在初期便走不下去,細心觀察,有一大部份都是用了錯誤的假設,不同機構的宗旨和理念,其實背後都有一套假設,例如在我自己的機構裏,我們假設大專學歷殘疾人士是具能力的人才,若果將不同的資訊成本、對殘疾人士的前設目光和誤解拿開,殘疾人士便有能力和值得擁有一個具尊嚴的事業發展機會,有了事業發展的前景,便能鼓勵更多的大專學歷殘疾青年參與社會上的不同崗位。可見雖然我們有琅琅上口的宗旨和理念,亦需要好好驗證一下,當中的假設和設想是否合理和符合社會的現況。

adblk8

因此若果你有興趣投身社會創業工作,以上的分享希望可以協助到你好好思考你的做法和路向是否能夠配合你想達致的機構營運模式。

 

作者簡介:

崔宇恆,CareER創辦人,專門為高學歷的殘疾人士和特殊教育需要人士提供就業和升學支援,並透過職業配對和培訓服務,讓會員有機會一展所長。

http://www.sie.gov.hk/go/walter-t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