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1-21 04:30:55
日報

展覽場館須市場競爭 延伸電競文體多元化

分享:
展覽場館須市場競爭 延伸電競文體多元化

展覽場館須市場競爭 延伸電競文體多元化

展覽業協會全球年會今日在香港舉行,這不僅是國際業界對香港地位的認可,更讓我們有機會反思本地展覽業的未來方向。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中心,擁有世界級的場館設施和地理位置優勢,但真正促成交易的核心軟實力,在於簡單低稅制和法治環境。然而,隨著全球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多元化,現時由機場管理局和貿易發展局主導的會展場館管理模式,雖已取得相當成就,卻缺乏民間企業的靈活性和競爭動力。如果引入市場競爭,讓實力相當的民營場館參與,是否能進一步推動展覽業的多樣化?例如拓展電競、互聯網實體交流等新興領域,從而強化香港內聯外通的角色。

在疫情期間,香港因防疫措施,部分展覽被迫轉移地點,例如珠寶鑽石展覽曾移師新加坡。但參展商在當地完成交易後,須繳付銷售稅,對高額交易造成負擔。疫情過後,這些展覽迅速回歸香港,正因為我們的簡單稅制和低稅率環境,更能促進商業交易。這例子說明,香港的軟實力不僅在硬件設施,更在制度優勢。加上國家政策支持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跳板,展覽業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我們能引入民營場館競爭,相信能進一步發揮這些優勢,吸引更多元化的國際活動。

adblk6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在年會上引述的數據,香港展覽業的表現確實亮眼。去年香港舉辦了超過300場大型展覽,吸引逾4,100萬訪客,其中國際參與者比例高達四成,相關經濟收益超過500億港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二。這些數字印證了香港作為亞洲會展樞紐的實力,不僅帶動旅遊、酒店和零售業,更促進了專業服務和貿易發展。

香港主要的展覽場館,如灣仔會展中心和亞洲國際博覽館,均由公營機構主導管理。亞洲博覽館原本有私人公司和海外資金參與,但機管局在2018年收購大部分股權,並於2022年成為全資擁有者。這種統一管理無疑能產生協同效益,方便配合機場運作和大型國際活動的航班調配,例如舉辦國際巨星演唱會或國際會議。然而,隨著九龍灣展貿中心將重建為住宅和其他用途,香港展覽場館的民營者幾乎絕跡。這對以市場主導著稱的香港來說,是一大隱憂。公營機構管理雖穩健,但往往缺乏民營企業的創新和彈性,難以快速回應市場變化,例如新興的電競和文體活動需求。如果展覽業過度依賴單一管理模式,可能削弱香港的競爭力。

展覽業的多元化,可從電競和文體活動窺見潛力。以騰訊的《王者榮耀》為例,最近在北京鳥巢舉行總決賽,吸引超過六萬名現場觀眾,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這場賽事不僅是體育競技,更帶動周邊消費,超過八成五觀眾來自外地,推動住宿、餐飲和零售業增長。香港若能有民營場館專注於這類新興領域,便能協助內地電競產業走向世界,同時豐富本地文體生態。同樣,國際馬術比賽曾在亞洲博覽館舉行,吸引高端消費群,顯示這類活動的經濟效益。

香港展覽業的硬件和軟件基礎穩固,但我們須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場館營運,引入市場競爭。這不僅能提升場館管理的效率和創新,更能拓展電競、文體等多元化領域,強化香港的國際地位,發揮內聯外通角色。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