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8-07-30 06:00:00

非同凡響

分享:

記得有位曾在特殊學校當老師的朋友說過,她很喜歡自己的學生。
 

「特殊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像孩子。」她說,雖然今天教的,他們明天就忘了,他們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照顧,也跟所有孩子一樣有行為問題,但是——「其實所謂行為問題,只是因為他們比任何有機心的成年人,都更坦率地表達感情。」

喜歡一件東西,就拿上手看。喜歡一個人,就去碰他、抱他。上課悶,就睡覺。害怕了,就大叫。開心,就大笑。他們不懂思考複雜的人情世故,會被誤解為無禮貌、無教養。但換個角度看,他們完全沒有成年人的矯情與虛偽。跟他們在一起,你會有種尋回初心的快樂。

看着香港兒童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非同凡響》的時候,想起了朋友的這番話。如果人生在世,不過就是為了走一趟生命影響生命的旅程。那麼,智力障礙,跟別的殘障,可以發揮的影響力,又有甚麼不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於身體殘障的孩子,我們會佩服他們克服生活困難的勇氣與毅力。而對於智力障礙的小朋友,我們會被他們的真心軟化。這些孩子們撐起了整套電影,每個善意的舉動都很動人。儲錢給「OK姐姐」買手錶、目送爸爸開貨車、抱着哥哥不許爸爸打他、給不舒服的嫲嫲遞上白花油……這些催淚位,把觀眾殺個措手不及

有觀眾問導演,一眾智障小朋友,要一起演戲,排戲辛苦嗎?導演說,其實,智障小朋友比起普通人更容易相信和投入一個情景。成年人,對角色太多分析,反而會「諗多咗」。智障小朋友隨心去反應,已是最有感染力的戲。《非同凡響》一眾專業演員都很出色,但真正的主角與靈魂,其實是鏡頭內外都那麼自然地真情流露的小朋友。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