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3-27 04:30:00
日報

兩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

分享:

美國議會就刺激經濟方案糾纏了個多星期,終於在美國時間星期三凌晨達成基本共識(交稿之時,仍未正式投票通過)。埋單兩萬億(美元,下同),金額是2009年奧巴馬刺激經濟方案的兩倍有多。詳細內容未公布,已知的只有大概,其中包括直接派錢2,500億元、增加失業保障2,500億元、小型企業貸款3,500億元、援助航空業等高危企業5,000億元,以及醫療系統支援1,000億元。

美國擬推出2萬億美元的救市方案。(資料圖片)

美國擬推出2萬億美元的救市方案。(資料圖片)


有本地網媒指民主黨在此辯論中有所「堅持」,拒絕共和黨和特朗普偏袒大財團。這是將政治交易太浪漫理想化了,又或者是看得電視劇太多認為世界忠奸分明。對兩黨政客來說,如此天文數字的政府支出實在是難得好機會,就如一棵聖誕樹,可為其支持者和利益集團達成願望,擺出政治姿態討價還價是必然動作,議案由1萬億元,愈傾愈大也是很自然的結果,沒有誰比誰高尚(方案文件公布後,大家不妨細心查閱,相信會找到不少跟防疫抗疫九唔搭八的小項目)。


回歸正題,如此大手筆的財政政策,對經濟有多大影響呢?套用專家術語,這兩萬億元政府支出的「乘數效應」有幾高?先講講歷史背景。傳統凱恩斯的理論和實踐,政府支出指的是基建之類的購買(purchases),問題是政府效率一般甚低,這類鋪橋搭路的支出容易造成浪費,製造大小白象。


自從上次金融危機,財政政策傳統不再,購買比重不高,佔了大部分反而是轉移(transfers)。今次兩萬億元的方案也不例外,絕大部分是由政府將錢交到市民和企業手上。


美國疫情嚴峻,愈來愈多州份推行「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政策,禁止所有非必要經濟活動。其實就算州政府未出手,市民已紛紛自動保持距離,餐廳不是關門就是只供外賣,大型連鎖商店紛紛暫停營業,人多聚眾的文娛活動亦要取消。部分行業收入銳減,但仍要應付日常開支兼要交租供樓,倒閉斷供破產失業難免,而這些結果是有長遠負作用的。政府慷慨解囊,可為這些受影響行業「維持生命」,但求捱過這段非常時期,以免短期痛苦造成長期創傷。


轉移式的財政政策在普遍手緊時特別有效,是有實證研究支持的。在此停工又封城的非常時期,二萬億元財政政策,我認為是合理之舉。不過,就如貨幣政策一樣,財政政策只能短暫減輕痛苦,根本問題始終是疫情。在防疫抗疫和經濟活動之間找求最大的成本效益,才是關鍵。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