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10-08 04:29:44
日報

我從張五常身上學到甚麼

分享:
張五常

張五常有很多藝術家朋友,亦喜歡藝術品收藏。 (網上圖片)

張五常是個怎樣的老師?

還有個多月便是張五常的九十大壽,高斯的學生王寧提議編一本Festschrift(紀念文集)為大教授賀壽,並邀請我以香港學生的身份寫一篇文章。受寵若驚,因為我從來不是大教授的「合法學生」,當年我是每星期3天從清水灣科大跑到薄扶林港大非法旁聽大教授的課。大教授曾說過,高斯廿歲時拿到了一項旅遊的獎學金,從英國LSE跑到美國芝大去,偷偷走進奈特的課室聽了3課,然後寫了《公司的本質》一文,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卻之不恭,因為我不但「偷聽」了大教授3年的課,課堂以外還跟他相處了廿多年。沒有師徒關係之名,卻有師徒關係之實,作為「偷聽生」自問夠資格補充Grok分析在網上有關張五常老師的道聽塗說:「他的教學風格強調實踐性思維、獨立批判和跨學科整合,而非死記硬背或考試導向……張五常分享的讀書心得,常被視為他的教學指南,適用於學生自學:(一)上課專注推理;(二)選師而非選課;(三)不盲從書本;(四)實踐導向……張五常不是嚴厲的考試機器,而是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導師。他的課堂如一場經濟實驗,教人用簡單原理解釋複雜世界(如佃農理論應用於現代合約)。」

adblk5

人工智能沒有錯,但跟大教授長時間相處過,所學到的又是另一層次。當時是97年初吧,下課後大教授跟我說:「我知道你不是這裏的學生,但周末你有空嗎?來我家,我為佛利民夫婦搞了個晚宴派對。」那是我第一次見佛利民,當晚的嘉賓還有當時的財爺曾蔭權。一年後的另一個早上,大教授一進課室便破口大駡:「發神經!怎可能有盈餘?」原來,曾蔭權在他任內第三份財政預算案中估計政府98至99年將會有107億元盈餘。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一年後他在第四份預算案中承認:「綜合2,451億元的總開支和2,206億元的總收入,所得結果是245億元的赤字。」原因?97年的貨幣危機是意料之外,但回歸前大教授其實已推斷過,香港將有至少十年經濟不景,但這經濟不景是源於中港兩地龐大工資差距,而非回歸帶來的政治轉變。是的,大教授寫過的文章我早已讀得滾瓜爛熟。然而,他怎樣對朋友、如何判形勢?沒有跟他相處過的人工智能是難以理解的。

芝大畢業後,我回來跟大教授祝壽時,他提我早點到,因為有朋友為他表演鋼琴,那是劉詩昆,視大教授如恩人的劉詩昆。後來我知道,劉詩昆早年來港時,大教授幫過他很大的忙。熟悉大教授的朋友都知道,這位經濟學家有特別多藝術家朋友,亦喜歡藝術品收藏。有關藝術品投資,你們可請教人工智能大教授發明的倉庫理論。受大教授身教啟發,通過實踐我成了老師張五常書法、院友MC仁觀念藝術、喇嘛Sonam Penjor唐卡的主要收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