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3-01 11:30:00

類固醇真的那麼可怕嗎?

分享:

有許多人一聽到需要使用「類固醇」便會非常擔心,但類固醇真的那麼可怕嗎?

類固醇是腎上腺製造的一種用於舒緩身體炎症的荷爾蒙。類固醇對舒緩濕疹、關節炎、敏感反應及哮喘等症狀皆有成效。

 

使用類固醇藥常見的途徑包括口服藥、吸劑、軟膏、靜脈注射劑等。由於口服及靜脈注射的類固醇類藥物會散播全身,除了消炎,它還有其他功效:

 

  • 很多狀況 (如敏感、紅腫發炎) 也是因為免疫系統攻擊身體其他健康細胞組織所致, 使用類固醇可抑制免疫系統 , 避免/舒緩症狀。
  • 接受電療的病人常獲處方類固醇以避免/舒緩噁心感覺和嘔吐
  • 接受過器官移植的病人常獲處方類固醇及其他藥物以避免器官排斥
  • 有些疾病會導致身體皮質醇水平不足, 而最終可引致抵抗力低、 傷患處瘉合能力低、 血糖低等問題。 處方類固醇便可充當荷爾蒙的作用, 舒緩上述問題。

 

即使類固醇藥效廣而顯著, 所有類固醇也有副作用:

 

1. 長期及連貫性地使用副作用低的類固醇軟膏, 可會使皮膚變薄然後變紅。

 

2.  經常使用副作用低的類固醇噴鼻劑則會使鼻變乾,從而增加流鼻血的機會。(故醫生通常建議患者在噴鼻前後噴補濕劑保護鼻腔。)

 

3. 長期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吸劑則咽喉可能出現感染, 聲線可能變粗。

 

4. 長期使用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有機會會引起: 食慾增加,以致體重增加、入睡困難、皮膚變薄、視力轉差、高血壓、心臟病、 骨質疏鬆及老化、 思想性情大變 (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很低)、兒童及青年發育遲緩等。故醫生盡可能也只會在短期處方低劑量的類固醇以減免副作用, 並安排定時檢查以觀察副作用的影響。重要的是,使用口服類固醇超過三星期後, 身體製造皮質醇的能力便會下降。病人不論看甚麼醫生/牙醫也應該清楚告之服用類固醇的種類, 劑量和時間。

Ad Block

 

即使類固醇藥物有些副作用,醫生處方時也會確保用藥於安全水平下,病人可放心遵循醫生指使服用。尤其只使用膏藥或噴鼻劑的患者,很少會有嚴重副作用,不需怕使用類固醇藥。

 

如有任何疑問,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醫生爸爸: [email protected]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