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7-06-05 06:00:00

批評者們

分享:

這些年來,社會,很有趣。當有一班人此志不渝地去做一件事,就有另一班人此志不渝地批評這班此志不渝的人。然後,又有第三班人,此志不渝地批評那些此志不渝批評別人的人。

中大學生會發表聲明「六四情不再,悼念何時了」。作為中大人,我心痛。對,中大人,是個身份,指的不單是所屬學校,而是咱們心底裡那種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以及人文關懷。何時起中大學生會變得如斯陌生了?

然而,作為香港人,對於誰誰誰的罷去呼籲,我無感覺。黃子華話齋,「東急阿雪」(英文原句自己想像)。悼念與否,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存在罷與不罷的討論空間。入場人次的數字遊戲玩了28年,你會發現,人潮總有高低,燭海不曾熄滅就是。

我一直不懂如何解讀那些批評為樂的人。問題不在於批評,而是批評的對象。仔細看看批評者們,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愛批評比他們更弱勢的人。

我們寧願聲大夾惡去欺凌弱小,都無半點膽量去挑戰強權。我們用高牆的架勢,去罵一隻雞蛋。因為罵一個人,比罵一個黨容易。所以我們寧願罵人忽略本土,卻去迴避指罵一黨專政。

然而,家國與本土,本無矛盾。為了讓迴避變得合理,就唯有把二者對立起來,「聚焦本土社運如魚蛋革命來代替關注六四」之歪理,就是這樣煉成的。

猶幸,所謂弱勢其實並不那麼弱勢。真正的弱勢,連被批評的資格都無。以前老人家掛在口邊痛恨日本仔,幾時見過有人出來批評他們?仇日情緒,大勢已去吧。

我不相信中大人都已放棄悼念六四。如果真的放棄了,學生會根本連聲明都不用出。批評者們,黔驢技窮,心痛之後,我選擇抽離一點去看,沒甚麼好動氣,堅持自己就夠。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