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01 04:30:28
日報

蝴蝶之魂寄何方?

分享:

我對歌劇沒有太多研究,但我喜歡歌劇,因為它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深度和感染力。最近看了香港都會歌劇院的《蝴蝶夫人》,再次驗證了這種感受。我雖然聽不懂用外語唱出來的內容,但劇情的深度、演員的投入、台上台下的交融,已是一種心律的通電。剛好飾演蝴蝶夫人的,正是女高音陳寄魂;當她穿過觀眾席出場時,更是人與劇之魂、內涵和魅力,接通觀眾的心魂。

所以,不要用「曲高和寡、孤芳獨賞、對影自憐」的眼光看歌劇;相反,應該努力捕捉歌劇的感染力和溶化力,找到藝術與人生的共通點、觸發點和啟動思考的「魂」。《蝴蝶夫人》的劇情並不複雜,世俗眼光會認為它只是講述和同情被拋棄的糟糠少婦。但她在重重打擊之下,忍受千夫所指,緊抱愛情信念;她的魂,就在信念的堅貞!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

她後來還要承受晴天霹靂和絕望的突變之苦,最後決定把兒子交給另娶新人的丈夫,然後自盡身亡;背後的「魂」,相信是兒子的成長、教育、前程………觀眾有不同感受和答案,但魂寄何方?已經引出藝術的出世魅力和人生的入世思考!

這次演出同樣觸動的地方,就是演員的全情投入,令人在深沉中血脈激盪。他們既是對劇情和表演的投入,也是對歌劇鍾情的投入。此劇1960年代在香港演出時,藝壇一片荒漠;如今,欣賞深度藝術的氣氛仍不算濃烈。加上疫情之後,經濟仍未全面復甦,要進行一場困難排山倒海而來、但又要求嚴謹和具國際水平的演出,確是努力、能力、心力和毅力的考驗和折磨。

adblk6

這次演出也是對江樺老師的讚頌。她是首位主演《蝴蝶夫人》的香港女高音歌唱家,經過多年努力,已是蜚聲國際。最重要的是,她投放畢生精力,授徒逾千;如今97歲高齡,對藝術和人才培養仍不止步。「江心抒雅育喬樺」,謹以此向老師致敬!

可見,長期的醞釀,徹底的出發,理想的堅持,執着的不回頭……當有朝一日猛回頭的時候,將是金光閃閃的稻田。眼前的香港,需要沉澱、積累、凝聚、昇華,尋魂託意,清心寄懷,讓人性復艷,逸興思飛;不要浮光掠影,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