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0-10-27 04:30:00
日報

協助孩子表達情緒

分享:

由於年幼的孩子擁有的知識和表達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也不懂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作為家長,於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協助孩子認識情緒?
 

利用故事書是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的第一步。父母可以利用故事中的情節和孩子討論主角的感受,增加「情緒倉庫」裡的「情緒形容詞」,例如:開心、傷心、憤怒、害怕、失望、擔心等。家長可以因應孩子的年齡由淺入深地介紹不同的情緒詞彙,幫助孩子儲蓄不同的形容詞形容自己的感覺 。當孩子能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時,模糊及不安的感覺才會減少,小朋友才能較快地平復過來,正面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但更重要是日常生活中,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耐性及真誠的回應。我不贊同在孩子有情緒時,再用威嚇、揶揄或激將法等方法回應孩子,這只會令孩子的情緒更複雜,令事情更難處理。家長只需站於小孩的角度出發,感同身受地回應:「你試了很多次仍未成功,你覺得很難很想放棄。」「你很努力玩遊戲,輸了你覺得很不開心。」或「你很嬲媽媽不讓你吃雪糕。」這些回應有很多好處,第一,可以令子女明白自己更多,知道自己因何事引起不同的情緒及想法;第二,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真誠地明白和回應他們的感受,孩子會更信任及願意把自己的事告訴父母;第三,孩子慢慢懂得模仿了父母的字句去表達自己,不再用哭鬧、發脾氣等方法,而用說話去表達自己。第四,不快樂的感覺亦因為父母的明白而一一紓緩。

Ad Block

小孩子不懂怎樣表達自己是很合理的事,這時候更需要父母用一個冷靜的心去察覺孩子的感受。家長不妨在他們練習寫字、學習綁鞋帶、砌不到積木時,多體諒他們的難處,包容他們的過失及多肯定他們的付出。因為這些理解及支持令孩子相信自己是被愛的,他們因而更有原動力去面對挫折,更有信心去面對問題,情緒亦會因此而變得正面及健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