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1-12-14 04:30:00
日報

屬於孩子的人生

分享:

孩子自出娘胎就跟父母形影不離,每分每秒都沉浸在父母的愛之中,對孩子來說,爸媽彷彿是他們整個世界。因此,子女會很努力去達成雙親的期望,儘管他們的內心不是很願意。可是,這到底是父母的人生、還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呢?

別讓兒女經歷自己的二次童年

父母對孩子有期望是正常不過的事,因為愛,所以才有期望,但我們必須注意每個小孩的特質。父母們有時認為自己童年也是這樣過,故此放在孩子身上是絕對沒有問題,並為兒女未能做到自己期望的水平而感到沮喪,同時擔心孩子未能成才,百感交集。但每個小朋友的天賦、智能、興趣、抗壓力都各有不同,父母宜因應子女的特質去協助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在我們的社會中,的確有很少數的精英會比較出色,但其實絕大部分人的成就都差不多,或會富裕一點、或會樸素一點。反之,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孩子的「快樂指數」將會是差天共地。

一線之差有多遠

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因為小朋友出現特殊狀況而來到中心求助,當中有些是食慾驟降、有些是沉默寡言、有些則是放學後情緒波動。慶幸的是家長們經過解釋後大多都明白箇中道理而作出改變。常言道,學習要打好基礎,其實心理健康更加需要打好基礎。兒童成長面對種種挑戰的壓力,是需要強大的情緒支持。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已經出現因情緒帶來的身心症狀而未獲處理,那麼他的內心將會一直是焦慮和惶恐不安的,長大後患上情緒病的機會亦高很多。心理患病還是健康?其實都在起點的一線之差。

誰都可發光 只要找對地方

當孩子日漸成長,與世界經過一定的互動之後,自然會找到感興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想都可能會被自己限制,也會考慮是不是要跟隨一些主流意見等,這時候,家長就要協助孩子作出選擇,並與他同行。生命的意義並不在乎多偉大的成就和目標,而是能夠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屬於孩子的人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