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3-01-14 09:42:37

用心理學去招募有心理需要的人

分享:
用心理學去招募有心理需要的人

用心理學去招募有心理需要的人

招募課程學員的過程,相比一般銷售,會否涉及獨有技術?倘若是《心理學》課程招生,有否特別關注的地方呢?

【社區中的心理課】

今年三月,正準備替一所機構開辦心理課程 [註]。這機構植根區內,是著名的綜合服務中心。筆者有幸,已合作多年,大家都有默契!今年,是疫情復常的新開始,大家都想抖擻一下士氣,來一次新景象!所以,協調後就由基礎班再啟動一次。

情況就是:本區街坊已認識且有需求的,都曾經參與過;有需求未認識的,總是有個人的阻障,不易改變決定報讀;無需要的,根本是過路的途人……結果就是:收生不足,未能開班。

【基本銷售技術】

本段先替新讀者來一次溫故知新,認識一下銷售的基本技術。以下是「一般銷售」過程中,銷售員/客戶必須經歷的7個階段:

(1) 了解客戶需要;(2) 提供最適切的選擇;(3) 協助客人解難 (如:使用方法);(4) 得物有所用;(5) 感到物超所值;(6) 能夠改善生活;(7) 用後能獲取快樂。

前4步是依靠銷售員的經驗,後3步可能是事實,也可以是客戶的主觀感受。

【課程銷售中的要決】

至於「課程銷售」,情況跟「一般銷售」有些不同;對應上節的細點,分別如下:

Ad Block

(1) 客戶未必準確能交待自己需要;(2) 銷售同事未必完整地體驗課程,更枉論在不同課程中提供準確建議;(3) 課程報名前未能體驗,就算過程中感到困惑,也應該是導師的責任,未必會重返銷售部門的同事;(4) 知識是抽象的,學習後能否內化?內化後能否(或者願意)實踐/應用,又是另一回事。

由此可見,「銷售課程」比「一般銷售」較為複雜。

【準備報讀心理學學生的特質】

倘若要處理準備報讀心理課程的查詢,筆者認為是本文所提及當中最艱鉅的!對應早前的7個細點,分別處列舉如下:

Ad Block

(1) 對心理學課程有需求的準學生,有可能是有自用的需要,相信讀者們都聽過「當局者迷」,亦都領會過!據筆者觀察:學習前,對宏觀的綱領當然一頭霧水,只可惜對課程的個別細項(課題與課題的關係) 的來龍去脈也未必看得明,再加上「當局者迷」,對介紹課程的銷售同事來說,責任就落在他們身上; (2) 第1點倘若失守,這項就完全依靠銷售課程同事的經驗和表現了; (3) 上文也提及過,協助心理學課程學生使用中的解難,責任要落在導師身上,而銷售同事經已功成身退;學員上課中會否願意提問?導師能否當眾回應大部份涉及敏感和私隱的提問?這些都依賴課堂當時的互動氣氛和導師的經驗;倘若學員以往曾有未滿足(甚至不快) 的經驗,對日後會否再報讀絕對會有影響;(6) 和 (7) 兩點極有關連,現在一併處理:倘若課程聚焦於理論,就算學生聽得明,其實未必掌握到應用;倘若課程聚焦於應用,這涉及大量私隱披露和課堂中的互動練習(例如:角色扮演, Role Play) ,導師能否管理好課堂中的時間分配?導師能否安排課堂中適切的分組?好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在的實踐空間,這點對導師是莫大的挑戰!

Ad Block

【跟心理學課程銷售同事的一次檢討實證】

說回3月課程招生不足一事,檢討會議中,大家發現曾發佈過的宣傳單張中有這句:「點解成日同屋企人有紛爭……?」。原意是,希望擊中準學員的需要,產生共鳴,然後令到有報名的動機!

筆者認為可以!但是準備查詢/報名時,中國人內斂的文化會令到他產生一種想法:「我去查詢/報名咪等如我跟屋企人有好多紛爭囉!」

所以會議後,大家共識了要把句子改成:

「點解成日啲人都唔明白我嘅……?」

現在,問題的核心,由「我成日」有問題,轉化成「啲人」有問題,情況截然不同!往後來查詢報讀的學員,都是帶著新的心態:「我來進修,為的是幫人解決問題!」好有使命感哩!

Ad Block

【人生學點心理學,事倍功半有著落】

聰明的讀者,相信您經已窺探到本文的精髓:幾段列舉的細點,只是解構了步驟,能否令學員學得懂,課堂後學以致用,一切都是「心理學」的奧妙!上述的宣傳句子,雖然短短一句,其實把學生的需要、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甚至決意要學懂後去實踐協助他人……都一併妥善處理好了!

若果在您人生中,能學點心理學,您猜往後的工作能否事倍功半呢?課程尚有小量名額,我們會否在課程見呢?

【註】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D66st2qJZupLEpqFVLBb6k9tx8NLxZPkrahLyygrAyMwGHGiUPefYWaTKSM19XUql&id=537165459661239&mibextid=qC1gEa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