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9-30 07:30:00

【健康解碼】箍牙前不一定須剝牙 應見牙醫分析牙齒結構 設計最佳方案

分享:

箍牙前先剝牙非常常見,但剝掉健康牙齒難免感到可惜。牙科醫生黃凌旻說,剝牙並非箍牙的必經過程,牙醫會分析患者牙齒問題的真正原因,考慮其他方法如牙弓擴張、鄰邊修磨、牙齒向後移等,也可以製造足夠空間。然而,市面上自助隱形牙箍產品因缺乏牙科程序和牙醫跟進,牙齒移動容易出問題,最終有機會影響上下顎咬合。黃醫生建議,因人人口腔結構皆不同,箍牙期間應有牙醫檢查和跟進,才可制定個人化箍牙方案。

今年約30歲的Jenny(化名)本身牙齒健康,但希望更美觀而選用自助隱形牙箍,但她在一次洗牙過程中,牙醫為她檢查牙齒時發現她有前牙開咬傾向,即前排牙齒因過度向外推出,如不暫停箍牙,上下顎前排牙齒或沒法咬合,後排牙齒則因受力過大而出現崩裂,嚴重影響進食和日常生活。

牙齒結構問題人人不同
黃醫生說,以上情況臨床上並不罕見,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市面上有自助隱形牙箍標榜箍牙前、期間也不需要會見牙醫便可進行,「其實牙醫的角色除了檢查口腔是否健康外,更會分析患者需要牙齒矯正的真正原因,因應個別情況安排最適合的箍牙方案。」缺乏牙醫進行牙科程序,自助箍牙產品騰出空間讓牙齒移動的方案,有機會是將牙齒往前推,但如果處理不當,就有機會出現以上個案的問題。

不同方法幫助製造空間讓牙齒移動
正常而言,剝掉一隻小臼齒可騰出7毫米空間,但剝牙並不是唯一方法以製造更多空間,黃醫生舉例說:「如患者的牙齒間擠迫的原因是顎骨狹窄,可以用牙弓擴張的方法令箍牙時有更多空間。另外,如果牙齒擠迫問題不算嚴重,可使用鄰邊修磨而不用剝牙。但以上也屬於牙科程序,必須由牙醫進行及跟進。」

Ad Block

箍牙切忌急進
即使需要剝牙,其實也不會影響箍牙時間長短,黃醫生說臨床上患者也十分關注這個問題。「正常牙齒每個月移動約一毫米,但整體時間要考慮牙齒擠迫程度、移動難度和患者牙床骨健康情況,一般年半至兩年便可完成。」但要留意箍牙切忌太急,以處理「哨牙」個案為例,將前排牙齒向後拉的同時,後排牙齒會有反作用力向前移,等於抵銷了剝牙所騰出的空間。黃醫生形容情況就如「拔河」,一方越大力,另一方也需要使出更大力度抗衡。所以,臨床上牙醫可以分階段移動牙齒,例如先移動犬齒,然後移動門牙;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骨釘,作穩固的支點,將整排牙向後移。

Ad Block

黃醫生說,箍牙不當可致深遠影響,建議大眾應跟隨牙醫的專業意見和分析箍牙,黃醫生又提醒,箍牙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牙科醫生黃凌旻醫生

牙科醫生黃凌旻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